日常生活的嘉年華 |
筆者參與的活動「靜止的生活」(Still Leben),僅僅是在慘劇發生前一星期舉行:當天,警察封閉了一段長達六十公里的高速公路,讓遊人在公路上「開P」。主辦機構在西行的公路上,擺設超過二萬張餐桌,而東行的公路,則開放給踏單車的人。此外,沿路的各大城市,會在路旁舉辦音樂會、啤酒花園、兒童樂園等作配合。大會宣傳此項活動,是一次「日常生活的嘉年華」,魯爾地區的居民,會把他們日常生活的點滴呈現在這條公路上。
筆者住的酒店在多蒙特,因此也順理成章地在多蒙特球會的主場-韋斯法倫球場開始進入會場。稱這次活動為嘉年華,真的不算誇張,更難得的是,公路上看見的所有表演,都是由當地居民自發舉行的:有表演「刀鋸美人」的年老夫妻檔、有演奏爵士樂的樂團、有集體鑲賽克畫的小朋友、有示範柔道動作的道場學員;還有更多更多的人如筆者般,只想趁這次難得的機會走到街上「HEA」。
驟眼看,眼前這些表演,真的談不上很精彩或獨特。但盛會過後,筆者對「文化」的認識也許要改變一下了。
不少人有錯覺,以為「文化」是一些很高深的東西,有能力搞文化、講文化的人,在社會裏實在不多。但這次公路上的嘉年華,正好打破這個謬誤:路上所見的表演者中,猜想大部份人都有其他的正職;這次公路上的派對,他們可以展示自己的興趣或專長。這些嗜好,慢慢成為他們生活習慣的一部份,把這些習慣累積起來,便形成所謂的「文化」了。不錯,文化的定義其實很簡單,就是大家的生活習慣。稱這次盛會為「日常生活的嘉年華」,實在非常貼切。
在某張桌上,有一班長跑愛好者發起簽名運動,希望爭取將來在同一條公路上,舉行魯爾地區的馬拉松比賽。筆者一方面簽名表示支持,一方面覺得:搞一次公路派對所需要的後勤供應,與搞一次馬拉松實在大同小異,既然香港的馬拉松愈來愈像嘉年華會,我們何不在香港選一條公路,在週日搞一次「日常生活的嘉年華」呢?
到了下午五時,警察開始清場以重開公路,遊人也漸漸散去了。筆者也回到酒店拾起行李箱,離開這個多采多姿的文化之都。
接下來的旅程,主要是遊歷萊茵河沿岸的名勝。由於行程大部份都很公式化,筆者不打算多談。然而有某個古城,確實值得描述一下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