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多前年,內地有一句流行語:大氣侯、小氣候。不管閣下是「黃絲」還是「藍絲」,也不得不承認,香港這個小氣候,必定受來自北方的大氣侯所牽引。兩位長期觀察內地動向的人近日的發言,值得我們深究。
前篇選來的,是已故總理趙紫陽的秘書鮑彤;最近他接受海外媒體訪問,除了緬懷離世十週年的上司之外,他亦談論到時政。講到當前的反貪風暴,他直言禍根是由鄧小平種下的:四分一世紀前,他下令鎮壓要求整治貪污的民眾,給果就是幫了貪官們一個大忙,令他們有恃無恐。時移世易,現任的領導層連昔日叱咤風雲的「大老虎」也不放過,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似乎非常好;但那邊廂,當初檢舉他的浦志強律師,竟然先一步被扣押,案件至今仍未提堂。鮑彤指,世間大概不會有國家,一隻手打貪官、另一隻卻把要求反貪污的人抓起來;歸根究底,這都是一黨獨大、權力不受制衡之下的結果。
那年的春夏之交,浦志強率先加入在天安門廣場絕食的行列。這段經歷,令他走上了與強權對抗、為弱者抱打不平的不歸路,數年前,還被媒體選為年度風雲。如鮑君所言,要麼當局真的打算根治貪污的話,像浦君之類的維權律師,理應受到嘉許與讚賞的。但如今,他們反之成為了眼中釘,這側面地告訴大家,一切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。
闊一點看,熟悉國情的,都知道浦君之類的異見人仕,猶如時刻活在懸崖上,舉動稍有差池,隨時被冠上莫須有的罪名、無法翻身。無獨有偶,經常遊走兩岸三地的梁文道,去年底在專欄上寫道,「過去十多年來在大陸認識的朋友,幾乎竟有一半蒙難。不是坐過牢,就是正在坐牢;不是失去了工作,就是接近失業的邊緣;不是流亡,就是處在一種不能回國或者不敢回國的尷尬狀態。」用以上的觀點,大概可以拼出一幅不容我們樂觀的景象。
如「道長」所言,上述的那些人,雖則未必對社會貢獻良多,亦不至於為害人間。他們唯一與別不同的,在於有勇氣揭示社會的醜態,替弱者發聲。換了是別的社會,能夠培養出此等見義勇為之仕,實在是無比的福氣。但如今,他們都被迫入窮巷,試問一般的人,還會有膽量效法他們的所為的?不難想像,人們都傾向相信,做好人不單沒有好報,反而會吃大虧;漸漸地,恃強凌弱之事變成家常便飯,亦不會有人對弱者施以援手,屆時,人際間僅餘的良知、負責感等的美德,亦會逐漸消失。當有朝一日,眼下的盛世稍有變幻時,多數人會選擇同心協力、毅然面對,抑或趁着大難未臨頭前、各自作鳥獸散呢?
來到這裏,或許有人會這樣說:現在的領導習近平,時刻被譽為鄧小平的再來。三十多年前,鄧小平力排黨內的保守勢力,令國家走上改革開放之路,奠下當前盛世的基礎。按這個趨勢推測,或許日後的情況會好一點吧。那麼,在後篇出場的某位知名學者,應該足夠讓閣下重新評估了。
【Facebook 專頁網址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raymondwclee296】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