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18日星期六

堅拒混淆史實

整體上,我們(按:指自己與裕仁天皇)是希望早點接受投降的,因此我們對(廣島與長崎的)原爆並不感到意外 ... 事實上,兩次原爆與蘇聯參戰,這兩件事也有正面的影響,我認為若果它們沒有發生的話,我們根本不能成功。
你可以說,拜託原爆與蘇聯參戰,日本(國力)才能回復至現在的水平。
木戶幸一,1966-67 年在憶述 1945 年日本戰敗稱降時的談話
二十年前的四月十五日,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身故,由此引發的政治風波,歷時兩個月;當時香港主權還有八年就要易手,港人因而對這場風暴格外關心。這場風波,最終以悲劇收場(不管責任誰屬,都是一場悲劇);然而悲劇過後,中國的經濟實力,也是在這二十年間不斷擴張,今年更超越了德國,成為僅次於美國與日本的第三大經濟大國。於是乎,有一些自命愛國之仕,挺身而出替當年的清場行動背書,說政府如來不果斷鎮壓的話,中國勢必陷入動亂,也就沒有今日的成就云云;港大學生會會長陳一諤的言行,筆者認為只是冰山一角。最近筆者讀了一本寫得非常精彩的書,也許可以給大家一點啟示。

由紐約州立大學 Binghamton 分校歷史系教授畢克斯 (Herbert P. Bix) 撰寫的 Hirohito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 (臺灣譯本《裕仁天皇》),在 2001 年獲得普立茲非小說類書籍大獎。書中最震撼讀者的篇章,要算是描述 1945 年日本遲來的投降決定了:作者認為,縱使當年戰局的發展對日本非常不利,但裕仁天皇與軍方將領,當時仍堅信日本有能力反敗為勝,而和談只是敗者所為,除非取得重大勝仗,否則不會主動與盟軍談判停戰。他們為了等待這場越來越不可能的勝仗,有意識地錯失了三次和談的契機,結果招致日後的災難。

(一)在二月十四日,前首相近衛文麿上奏給裕仁天皇,認為歐洲戰事將接近完結,一向對日本虎視耽耽的蘇聯,遲早會對日本宣戰。鑑於軍隊(註:「皇軍」一詞僅是一個概念,不是正式稱號)在太平洋戰線中節節敗退,戰敗只是時間的問題;他懇請天皇盡快與盟軍展開和談,也許還可以保住江山。然而,裕仁天皇在同月召集所有在世的前首相,商議應否繼續戰事時,主張和談的竟然只有近衛一人,其餘與會者都主張奮死抵抗。最終天皇下令繼續戰鬥,說除非取得重大勝仗,否則不會和談。

[如果日本在二月願意和談的話,沖繩戰役與盟軍大空襲就可以避免。]

(二)六月初,沖繩列島宣告失陷,加上納綷德國在一個月前宣佈投降,日本己經被盟軍孤立。據作者研究內大臣木戶幸一(相當於天皇的私人秘書)的日記所發現,裕仁天皇是在沖繩失陷之後才希望求和。然而,後來天皇與其政府所做的,卻是一場徹底的賭博:一方面尋求蘇聯協助,意圖抗衡以美國為首的盟軍;另一方面執行「決號作戰」,全力抵抗快將登陸日本本土的盟軍(當時更有人提出「一億玉碎」的豪語)。當時前外相幣原喜重郎,更對外相重光葵說:「日本老百姓會漸漸地習慣盟軍的轟炸,只要國民團結一心,鬥志就會更旺盛,屆時盟軍便會知難而退。」

[如果日本在六月願意和談的話,盟軍大空襲的死亡人數可以大幅減少。]

(三)七月二十七日,盟軍向日本發出《波茨坦宣言》,指令日本必須接受無條件投降,戰事才會結束;日本隨後發出著名的「默殺」回應,完全把宣言置之不理。後人認為把「默殺」譯為 ignore it entirely 是錯誤,但書中引述前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對其秘書的一段談話:「先發聲明的一方,永遠是處於下風的。邱吉爾己經垮台了(註:邱吉爾在當年大選中敗給工黨的艾特里,失去首相寶座),美國也開始被孤立。因此不需太急切,政府根本不需回應。」因此,縱使翻譯有誤,盟軍沒有誤解日本政府的意圖。

[如果日本立即接受宣言的話,兩次原爆都可以避免。]

從以上三點史實,可以證明木戶幸一在二十年後辯稱裕仁天皇當時想早日求和,基本上是謊話,否則兩次原爆是完全可以避免。至於他說對原爆不感到意外,更令人感到氣憤:裕仁天皇既然深受儒家思想影響,一定聽過《孟子·盡心下》一句「民為貴,社稷次之,君為輕」,但他非但沒有保障百姓的性命財產,反而鼓勵他們寧作玉碎不作瓦全,目的只為保住自己的皇位,徹底違反孟子的教誨。最後他說日本的經濟復甦全拜原爆所託,簡直是用死難者的鮮血掩飾自己的戰爭責任。因此,那些企圖替當年清場行動背書的人,其心態與替戰爭背書的木戶幸一是無異的,都是企圖混淆歷史以維謢自己的權力,與歐威爾 (George Orwell) 認為極權者最善於竄改歷史的理論,不謀而合。

最近,日本宮內廳宣佈明仁天皇伉儷七月將造訪夏威夷,有傳聞說屆時他們將會憑弔當年被日軍轟炸的珍珠港。雖然傳聞至今仍未被證實或否認,但從他們於 2005 年參觀曾有日本人不甘做戰俘而集體自殺的塞班島所見,明仁天皇顯然是不同意當年父皇所為的。他的勇氣,確是值得我們敬重與學習的,因此對付木戶幸一之輩,我們或許應該可憐一下他們,因為他們都是膽小之徒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