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1日星期四

人.情.戲.文章-龍應台的大江大海

(註:此篇是回應徐詠璇的演說

徐詠璇與我們交流之後的翌日,龍應台教授在港大舉行新書發佈會。整個發佈會,正好集結了人(書中的人物)、情(教授對上一輩的情)、戲(會中放映的採訪片段)、與文章,錯過了的朋友,可以在網上重溫(註)。

教授的新著作,題為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;這個年份,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分水嶺,要是某些關鍵事件沒有發生,教授也不會在臺灣出生與長大。一個甲子過去,教授帶點兒自嘲地說,要以失敗者後代的身份回顧那個時代。她口中的失敗者,自然是父母親那一輩的人;然而,失敗者這個身份,決不是他們願意背負的。當然,說他們完全無需負責是不對的,但在紛亂的時局裏,他們都是小得不可再小的人物,能逃過戰火的吞噬,本身不就是一種勝利嗎?來到今時今日,兩岸都開展了三通;然而,這條隔開成功與失敗者的界線,是否已經消失呢?單看新書的封面上,藍色與紅色之間的裂縫,已經隱藏了作者的答案。

教授說以身為失敗者的後代為榮,表面上是自大,但實情剛好相反:常言道,人容易被勝利充昏頭腦,換句話說,失敗者往往較為清醒。他們格外看得清楚的,是其他人的傷痕,因為自己都是過來人,特別容易感同身受。面對傷痕,許多人會選擇逃避,但教授走遍大江大海,以尊重與謙卑之心訪問一些倖存者,聆聽他們訴說每段有血有淚的經歷;教授細心地打開每個封了塵的記憶盒子,把它們的內容好好記錄下來。今日,縱使表面的傷痕已經痊癒,但若果我們只願叫大家忘記過去的痛苦,而不像教授般去探究傷痕來源的話,難保我們的後代,不會犯上相同的錯誤。曾在德國生活,並以德國人為丈夫的龍應台,對此可謂感受最深。教授的新作,填補了中國近代史的一點空白,令它更為完整。

所謂「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」,悲歡、離合、陰晴、圓缺,其實都是相對的價值;沒有悲、哪有歡,沒有離、哪有合。只懂看歡欣而不面對悲傷的人,實在是不瞭解人性的。在國慶與中秋之時,我們在觀賞過璀璨煙花、精彩表演之後,不妨找個安靜的角落坐下,泡一壺清茶,細閱教授的新書,替無數曾辛勞地種下了大樹,讓我們乘涼的無名烈士燒一柱香;但願他們在九泉之下,能脫去勝利或失敗者的標籤,互相重逢與團圓。也許,這才是中秋節的真正意義。

(註:重溫發佈會的盛況,可進入此網站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