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3日星期六

「愛國」的假象

共和國甲子慶典,坊間都談論所謂「愛國」情操。然而,國人口中的「愛國」,與西方人談的 Patriotism,實在是風馬牛不相及。

最近在一本關於日本明治維新的英文書裏,看到一幅當時小學生上學的相片:在黑板兩旁各有一幅漢字的書法,一邊寫了「忠」字,另一邊寫了「孝」字。數十年後,國民政府退守美麗島,在規劃臺北市時,也要在市中心弄一條「忠孝路」。不錯,「愛國」一詞,其實只是流行了十多年,在此之前,東方人只會談「忠孝」二字。「忠」者,大家的對象可以不同,例如梅蘭芳,在日本侵華時期,即使生活拮据也拒絕上台表演;他的行徑,並非表示認同蔣介石政權,而是對自己的民族盡「忠」。然而「孝」又如何呢?

「孝」,原本是針對父母與子女的關係;但以家庭的「孝」道套入政治裏,問題就來了:「孝」,是一種不對等的關係,上層的人擁有絕對權力,下層的人只有唯命是從,下層的人試圖質疑上層的決定,會被視為不「孝」,例如上層的人在傾力歌舞昇平迎國慶之際,蕭建生竟敢出版《中國文化的反思》一書,自然會被認為對在上層的治國者不考不忠,因而被禁止在國內出版。說白一點,中國式的「愛國」,其實只是「孝道」的代名詞。

(註:余曾在一月寫過一篇關於「孝」的散文,讀者可按此參閱)

今時今日,香港人竟然不時稱中央政府為「阿爺」。以上觀點,又一次引證吉卜林的明言:East is East, and West is West, and 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 (東方就是東方,西方就是西方,雙方永不能相遇) 是正確的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