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那些在學府裏教的所謂民族音樂,其實不是真正的民族音樂。』完成了一連兩晚《新視野藝術節》的表演後,朱哲琴(Dadawa)在回答聽眾提問時,有以上的慨嘆。此語一出,立即引來全場掌聲。
近年,她致力蒐集國內各種族的音樂珍寶,今次演出,可謂初步展示她的成果。表演裏,有高唱傳統飛歌的苗族人;有可以一面吹奏樂器『楚吾爾』,一面作傳統喉唱的蒙古樂師;有來自新疆伊犁,世代相傳的冬不拉高手;也有只需要幾片樹葉,就能吹奏不同樂曲的貴州樂師。要求稍高的人,也許對這種大雜燴式的表演有所微言;但當筆者看見,觀眾中有不少是對漢語一曉不通的老外時,便覺得:若果將今次演出,視為展示中國多元文化的一個窗口的話,朱哲琴與她的團隊,確實是做得出色的。
回到她對民族音樂的意見:漢人對其他小數民族的認識,實在非常有限。許多時甚至是,莫說是執政者,即使是黎民百姓,依然視他們為蠻夷戎狄;既然他們仍未開化,他們哪些文化要保留,哪些文化要摒棄,該由我們定斷。朱哲琴以上的發現,實在不是意料之外。
最近在《南華早報》,看到一則發人深省的報導:在內蒙的錫林浩特市,有一座美輪美奐的蒙古族博物館,裏面展出的歷史文物,可謂包羅萬有;可是,館內由文物的介紹說明,到簡單的方向指示,竟然找不到一句蒙古語,當地人還說,要麼你不懂漢語的話,就連洗手間在哪兒也不會知道。
此外,近年內蒙積極發展礦業,令荒漠化變得日益嚴重,昔日『風吹草低見牛羊』的歲月,現在幾乎完全絕跡。當今新一代的蒙古人,還能從哪兒認識自己先祖的過去嗎?當自己的文化完全被連根拔起時,他們豈不是連身份也喪失掉?
由此可見,朱哲琴以上的努力,在國內可謂十分難得。今次表演,找到了不同種族的樂師,他們無需要像『春晚』等的文化節目般,或明或暗地要為某些團體組織作宣傳,只要一心一意,演好自己民族的音樂便可。縱使他們的音樂各有特色,樂器的音域各有差異,但也許就是這些不同,彼此才可互補不足,繼而創造出一次精彩的大合奏。
想深一層:台上的演出,不是在示範什麼是『民族融和』嗎?要麼現實世界裏,各民族都可以這樣的話,這不就是一個名符其實的『和諧』社會嗎?『和諧』之所以變成『河蟹』,不是因為某些民族或組織,自以為沒有自己,大家便不懂『和諧』,於是乎施盡手段,迫大家去『和諧』所致嗎?也許,台下那些掌聲,就是大家對以上這種唯我獨尊的『和諧』觀的一種抗議吧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