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時,某件事情發生後,先退一步弄清來龍去脈,總比立時妄下判斷來得合適。想談的,是上個月在臺灣爆發的「反服貿」運動。事態發展,香港人紛紛透過各種新舊媒體發表意見,當中大部份都表示支持。他們借鑒CEPA協議簽訂後,房價與舖租都被推高,令市民難以置業、小商戶被迫遷等等,奉勸彼岸不要上當云云。
筆者的消息來源,主要是東森新聞;在起初,它們縱使未肯認同運動,卻無保留地譴責馬總統行事草率卻又操之過急。但過了幾天,邀來臺商參與討論後,筆者頓時發覺,事情並非坊間想得那樣簡單。
首先,當初臺灣加入世貿組織時,表明自己是已發展地區;那麼,作為發展中地區的大陸,豈會不以此為由,要求對方更多的優惠呢?再者,除了多邊的世貿協議,成員間亦不時簽署雙邊或區域性的貿易協議,但在這方面,臺灣顯得十分落後;反之,跟臺灣有四成產業是重疊的韓國,相對上積極得多。現時,已與後者簽訂貿易協議的地區,佔全球GDP比重已超過一半;相比之下,跟臺灣有貿易協議的,只有新西蘭與新加坡,全球GDP佔比連百分比一也沒有。沒有貿易協議,大大削弱臺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;從這個角度看,臺灣可謂進退兩難。
無疑,大陸在「服貿」上的考慮,肯定不會只單純地局限在經濟層面;但不容否認,它已經是全球僅次於美國的貿易大國。試問你不跟它打交道,又怎樣能令你的貿易額保持增長呢?屆時,你還能剩下多少籌碼,在國際經貿舞台上跟其他大國周旋呢?
然而,近年在臺灣甚至乎香港,都出現一些反其道而行的變化,就是崇尚「本土化」。的確,不管是臺灣的電視節目,還是香港的社交媒體,都不約而同地多了介紹那些小本經營、薄利多銷的特色小店。鐘情於的民眾,普遍對大集團連鎖店有不同程度的反感;他們憂慮,一旦大集團繼續壯大,小商戶肯定難以生存,甚至面臨結業危機云云。
無可否認,大如歐美等的經濟體,只做本地人生意的店舖仍然佔多數。但試想想,一味沈醉於小店情懷,又何以令全世界認識你呢?你無法贏取更多人的口碑,又何以賺到更多的財富呢?屆時,人民的福祉又何以獲改善呢?更甚的是,一味講本土,或多或少會把外來者摒諸門外,俗一點兒說,那只是「塘水滾塘魚」式的閉關自守。要麼你一開始,就不打算外出打拼的話,你還能憑什麼實力,跟其他地方的競爭者周旋呢?
回想上世紀八十年代,臺灣與香港、新加坡與南韓,並稱為「亞洲四小龍」。但三十多年過去,臺灣居然被遠遠抛離,實在令人不勝唏噓。箇中因由,各位可循不同角店分析,但肯定的是,臺灣在過去十多年,浪費了不少時間。是次「反服貿」風潮,不僅無助於經濟復原,反而暴露了臺灣在經貿上,只能處於捱打狀態。與其畫地為牢,臺灣似乎更需要積極改革島內產業與法制,改善營商環境,方是上上之策。
【這麼近那麼遠的鄰居-中篇】
【Facebook 專頁網址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raymondwclee296】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