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兩次,我都是在談什麼不是通識;今回,該說一說什麼是通識了。
數年前在因緣際遇下,我認識了鄧文正博士;他為了實踐自己對教育的理想,多年前毅然辭去大學的教職,並創辦自己的學舍。在大家還未知「通識」為何物之際,博士已率先搞通識課了,課堂中閱讀的文章或書籍,可謂包羅萬有;例如現在我們讀的,是羅素的《西方哲家史》,要在堂上講完整本書,猶如修建巴塞羅那的聖家堂一樣,因為我們不單要讀懂內容,還會有許多的討論,有時僅是一個簡單的問題,就可以談上大半個小時。就像最近,我們在讀托馬斯·阿奎納 (Thomas Aquinas) 如何以邏輯推理,證明神的存在。然而此等議論,不管時空是在九百年前的中世紀歐洲,還是今時今日的香港,都沒可能有結論;既然如此,也許你們會問:還值得花時間嗎?我則認為,能回答這個問題,便可知道通識的真正用途了。
不管我們身處在什麼文化,任何神明或鬼怪,你信則有,你不信則無。以哲學證明神的存在,看起來有點兒多餘,羅素甚至認為,為一個早已訂立的結論找論據,極其量只是一種辯謢,本身並不是哲學,故此托馬斯的成就,與古希臘的哲學家相比可謂差天共地。當然,托馬斯的論據出色與否,大家各有觀點,但至少他意識到,自然哲學無宗教種族之分,以它游說異族與異教人歸依基督,會來得更有說服力。換個角度看,他之所以要用自然哲學立論,其實是隱晦地說明了,單靠領洗、誦經、禱告、上主日課、參與彌撒等的行為,不足以支持自己宗教的合法性 (Legitimacy);因此,不論托馬斯的著作成效怎麼,但最低限度,是他對信仰的一種自省,而他身為局內人,也肯作這樣的反思,實在值得尊敬。
回到今天,我們聽到諸多的意見,認為「通識」可增進知識、擴闊見野云云,然而這些理由,都是趨於功利。但以功利的心態學所謂「通識」,豈不是局限了自己的見野嗎?其實對我來說,通識的最終目的,就是自省與反思。古希臘的蘇格拉底,也許都是透過自省,才會知道自己完全無知;瞭解自己無知,才會虛心學習,然後再以新的知識,反思自身、反思社會、以至反思國家。反思過後,會再學習新知識,有時侯,甚至要「反學習」(Unlearn),摒棄某些故有的知識,如此不斷循環,個人、社會以至國家才會不斷進步;憑此,他才能遺下睿智的明言「未經反思自省的人生,不值得活」。一千多年後的托馬斯·阿奎納,可能也是要實踐這份智慧,才立志著書立傳。因此對我而言,只要是以自省與反思為學通識目標的話,不管在博士的通識課上讀什麼,歷時要多久,反而是次要。從課堂裏打好基礎後,我開始以寫博客實行這個目標。經過一年多的鍛練,來到2009年,我以相同的實踐態度,報名參加第一屆《動筆動思考》文化組,結果從千多名投搞者中突圍,成為二十多位成員之一,並兩度獲選「最佳文章」;這個小成就,博士佔的功勞最大。
最近得悉,新一屆《動筆動思考》快要啟動的,對有志參加的人仕,我有以下的建議:只要你是循以上反思的路線出發,你的文章至少不會太爛;不論你的風格是偏向理性(如筆者)還是感性(如文化組許多組員),也請緊記:你的文章,是寫給別人看的專欄,不是寫給自己看的筆記,在落筆前,請先弄清自己的思維(詳見拙作《執正語文,不如執正思維》),思維清晰,才能以精確的文字表達,讀者才能容易明瞭自己的意思。最後,謹祝各參加者有理想的成績!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