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伊始,先祝各位萬事如意。
去年年未,某天下班回家,打開電視看彭博電視臺,看見主持人 Tom Keene 跟兩位嘉賓【題外話:節目在紐約時間早上六至七時播出,當部份觀眾仍在家中半夢半醒時,嘉賓們已經西裝筆挺,在錄影廠內與主持討論時事,實在值得一讚】,談論剛由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(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,簡稱PISA)發表的研究結果。美國學生的排名,遠遜於中日韓等的亞洲國家。其中一位說,最近接觸過一些年輕人,發覺他們算術差劣,又不懂外語,對他們的前途表示憂慮。
猶記得,托馬斯.弗里德曼 (Thomas Friedman) 在銷量書《世界是平的》裏,早已警告美國人,隨着各地人民的交流日益頻繁,美國年輕一代再不努力的話,中國、印度等的後起之秀,遲早會搶去他們的飯碗。書本由2005年問世至今,認真看待此等忠告的人到底是多是少,明眼人定必心裏有數。
身為局外人,彼邦的情況如何,筆者所知不多,無謂插嘴。但換個角度看,像我們那些在榜上名列前茅的地方,又是否值得欣喜嗎?
簡單而言,PISA 是經合組織 (OECD) 每三年一次的全球性「學能測驗」,對象是十五至十六歲學生。對於「一試定生死」的信念根深蒂固的東亞文化來說,此等測驗猶如家常便飯,他們能取得好成績,可謂意料之內。一般人會認為,得分愈高的地方,將來會更具競爭力。但事實又是否如此簡單呢?
近年來,社會上多了一個新詞彙:高分低能,即是學生在測驗成績突出,但離開試場後,卻是半點生活常識都欠奉。這個現象,無非是他們過度操練試題,忽略了生活其他細節所致。固然,成績好的學生,往往在其他範疇上都同樣表現出眾。但試想想:試題再艱深,也有個限度的;單憑拿高分的頭腦,就足以應付試場外那個瞬息萬變、許多時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嗎?
再者,愈專注在考試測驗,題目外的知識就會被忽略。在此等社會成長的人,眼界到底是闊是窄,可謂不言而喻。要他們去跳出框框、推陳出新,到底是易是難,也是無用多說。整個社會的風氛,會是勇於創新還是苟且因循,更是十分明顯。敢問如此的社會,競爭力有能力日益提升嗎?
當然,筆者並非質疑這些測驗的價值,但純粹以測驗成績為標準,斷定各地年輕人的實力,未免過份偏頗。最後,Tom Keene 問兩位嘉賓,有什麼辦法補救;其中一位說,博雅教育【筆者再不打算稱 Liberal Studies 為「通識教育」】是一個出路。其他賢達,意見可能有所不同;筆者則認為,要解答試場外的問題,除了知識外,更重要的是懂得融匯貫通。問題是,在一個「求學只是求分數」的社會,又會有多少人明白呢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