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8月25日星期一

戰爭的餘韻-《永遠的0》與「海軍反省會」(上)

1945年8月15日,太平洋戰爭結束,此後,日本每年都會舉行紀念活動。法新社近日一則報導,訪問了一位曾經參與神風特攻隊,幸而沒有出動的前隊員 Yutaka Kanbe (音譯:神部豐)。年過九十的神部,眼見政壇漸向右傾,加上以特攻隊為主題的電影《永遠的0》(以下簡稱《永》),在票房錄得佳績,擔心後輩不懂從歷史汲取教訓,繼而令國家重蹈覆轍。

上映以來,《永》引起不少爭議。同年以零式戰鬥機研發者掘越二郎的故事,寫成告別作《風起了》的大師宮崎駿,更批評《永》把神風特攻隊的事蹟美化。但筆者說罷該片後,不禁懷疑到底大師有否看過原著。

筆者對該電影的第一印象,並非來自影評或預告片,而是由老牌樂團 Southern All Stars 創作的主題曲《螢》。這首歌,早前被收錄在他們的單曲《ピースとハイライト》內;這首《ピースとハイライト》的MV,演員被套上奧巴馬、習近平、朴槿惠與安倍晉三的頭像,不斷為小事打架,Southern All Stars 則變身為和平使者,化解紛爭。由此筆者估計,至少他們不會替右翼思想背書,他們肯為《永》作曲,多少反映此電影的立場。果然,看罷之後,沒有令筆者失望。

對於《永》的指控,筆者認為部份是正確的:它只講述特攻隊的成立,是戰情惡化所造成,卻沒有追究到前因,是軍方在明知沒有餘力抵抗之下,依然繼續與美國戰鬥所造成。至於戰爭罪行的問題,按劇情推斷,《永》的主角宮部久藏,應該是隸屬海軍,要把他跟屠殺平民、虐待戰俘等劣行的陸軍強行扯上關係,似乎於理不合。

宮部的故事,由突襲珍珠港說起;事成後,同僚大舉高呼萬歲之際,他卻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,指出任務期間完全發現不到航母的縱影,他朝勢必後患無窮。後輩井崎聽到這段說之後,直指宮部有損軍心,要求他收回說話,卻被拒絕。由這一幕開始,觀眾開始瞭解宮部要面對的,是個怎麼的環境。

無獨有偶,筆者在數天後,取得一套名為《海軍反省會》的記錄片。內容講述一群參與過太平洋戰爭的退役海軍,由1980年3月開始,每月召開會議,憶述戰爭的細節,務求在大家有生之年,盡力保留記錄與認清真相。每次開會,他們都會錄音,據說,為免各位在發言時有顧忌,與會者承諾錄音不會公開。會議前後開了131次,每次約三小時,至1991年3月結束;之後,錄音帶由某位幹事保管。等了十多年後,保管者眼見其他同僚相繼去世,深信時機成熟,便把所有錄音交托給某大學作研究,務求公之於世。記錄片內,揭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實,正好跟《永》的內容作個呼應。

先略談背景:明治時代的憲法列明,軍隊的統帥權由天皇掌管,因此,縱使海軍省是民選政府下的部門,但政府只責任人事管理與財政;所有作戰方針與籌畫,均由一個直接效忠於天皇,名為軍令部的組織統籌。參與反省會的人當中,有兩位曾在軍令部擔任幕僚,他們直說,海內外數以百萬計士兵的性命,就是操控在軍令部僅僅十多位要員手中。

談到日美開戰,他們二人以第一身憶述內情:1941年初,日本雖在侵華戰爭上取勝,傷亡卻與日俱增,令陸軍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局,再不妥善處理,激進份子隨時策動類似1936年「二二六事件」的兵變。海軍高層擔心,右翼勢力一旦在陸軍甚至民選政府中抬頭,海軍勢必被削權,為求自保,唯有提升海軍的話語權,最簡單的方法,莫過於主張對美英開戰。

然而,按當時的國力推算,戰線一旦擴大,日方根本沒有無法應付。但軍令部仍然一意孤行,背後的考慮是這樣的:只要開戰的方針獲得通過,海軍自然有名份大幅擴充,只要政府稍侯跟美英達成和議,戰爭就能避免,海軍屆時亦有足夠實力抵禦內亂,可謂一舉兩得。憑着這個想法,軍令部在草擬作戰方針時,可謂不擇手段,甚至連無法即時使用的軍備,也被計算在內。簡而言之,整份計畫根本就是急就章。

誰知,當這份計畫落到軍令部新上任的總長永野修身的手時,他居然全盤信以為真。加上美國開始禁止向日本輸出石油,觸及了日本海軍的切身利益;永野隨即上奏裕仁天皇,指出戰爭已無可避免。就這樣,像《永》的宮部那樣的戰機機師,在年底突襲美國珍珠港,並凱旋歸來。但站在軍令部的角度看,由於他們當初並非真心希望開戰,如今事態發展已在預計之外,他們根本沒有想過下一步如何應對。結果,這個決策上的真空,導致了半年後中途島戰役的敗局。

(下續)

【Facebook 專頁網址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raymondwclee296】

2014年8月18日星期一

被內化的鐵屋

「我今年54歲了,從來沒有見過選票。出於好奇,我詢問了不少人:『你見過選票嗎?』得到的回答大多和我一樣,都不知道選票長什麼模樣,只在電視裡看到這些不知是誰的人拿著選票替我們投票。」余華,《真正的投票,一個遙遠的中國夢》,刊於紐約時報中文網,2014年7月18日。
兩年前,筆者談國民教育時,引述過在內地享負盛名的資中筠先生,出席書展期間的講座時的說話:「所謂的『洗腦』,只能在一個完全沒有新聞自由、人民被禁止遷徙、言論被徹底監控的環境才能成事。莫說是香港,即使是內地也沒可能成功。」然而,要麼老先生知道最近的一則報導【註1】,或許她會改觀。

據德國之聲 (Deutsche Welle) 中文網,引述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 (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) 一份研究報告,調查中國在2004年推行課程改革前後,學生意識形態的差異。它們發現,那些在課改後入學,接受過新思想政治教材的學生,普遍更認同當今的中國是個「民主國家」、更傾向信任各級政府及執法與司法機關。最令研究員感到驚訝的,是縱使現代的中國學生,比以往有更多機會接觸海內外的媒體與資訊,但官方思想教育的效力,依然絲毫無損,甚至連一向被認為稍有風骨的北京大學,亦無可倖免。

猶記得,內地開始流行互聯網時,不少西方觀察者預言,國家對新聞資訊的壟斷勢必被打破。事到如今,他們的理想似乎都落空。要作個合理的解釋,評論普遍會歸咎於一黨尊政之下,一切訊息發放都被壟斷。然而,如以上所言,要突破眼前的封鎖,現在已絕非難事;譬如,在互聯網上「翻牆」,看一些官方嚴禁的訊息,一般人有心做的話都能做的,無需牽涉高深的技術。要麼枷鎖並非牢不可破,你也無意去掙脫的話,慣於高壓統治的當政者,豈能不肆無忌憚地去施行「洗腦」?

無可否認,即使是西方社會,美國人跟法國人對民主的理念,可以很不一樣;但至少,一張選票是不可或缺的吧。當然,要麼你一開始就聲稱,自己反對民主,就另作別論;但現在,竟然有大作家公開說,自己人到中年也從未見過選票,到底你那一套所謂民主,是名符其實抑或只是A貨,大家都心裏有數。更甚的是,連國內頂尖的莘莘學子,也懶於質疑這套顯而易見的邏輯謬誤,其他範疇裏一些似是而非的詭辯,他們還會有能耐去識破嗎?長遠之言,這對國家會是有益還是有害嗎?

上世紀初,魯迅在《呐喊‧自序》中,把眼下的舊社會,形容為一座密不透風的鐵屋,裏面的人都在熟睡,再不早早衝出去的話,就會窒息至死。他的構思是,只要盡力向屋內的人吶喊,總會有人因而甦醒,步出鐵屋。只要仍有人脫出來,把鐵屋搗破的機會仍會存在。然而,現在看來,這座鐵屋並非牢不可破;反而,是裏面的人沒打算跑出來。看來,即使如魯迅所願,鐵屋最終被砍掉,但每個國人的心裏,依然被一所無形的鐵屋封鎖;簡而言之,鐵屋已經被內化。在一河之隔的香港,要麼我們再不醒覺的話,後果如何,各位都很清楚吧。

【註1:網址 http://bit.ly/Vb0epC】
【Facebook 專頁網址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raymondwclee296】

2014年8月11日星期一

假若你打算「袋住先」的話

政改諮詢結果揭盅前,「佔中」與「反佔中」陣營之間駡得面紅耳熱。近日,有較溫和的親建制人仕,勸籲大家應該以「袋住先」的態度,先放下提名方法的爭議,儘快落實「普選」(當然,這種「選」是否夠「普」,各位心照不宣吧),免得錯失良機云云。要麼閣下也是這樣想的話,以下一宗與普選完全無關的事例,或許會令你改觀。

香港大學醫學院,在深圳開辦的私家醫院,被揭發遭到合作夥伴拖數,兩年間要墊支近兩億港元,至今一直無法追討。為此,港方多次開會商討對策,有人認為應該直接跟負責官員交涉,甚至把事件提升至中央層面,不果的話,就要審視合作應否中止。然而,亦有人擔心此舉一出,大學在內地的聲譽將會受損,日後校方在內地的活動,也勢必受牽連。

通常,你跟別人合作做生意,事前都會先有協定,列明各方應有的權利與義務。他朝一旦有爭拗,無法以談判解決的話,唯有交由法院仲裁。然而,在一個司法制度不健全的國度,管你在庭內獲判勝訴,裁決往往無法執行,到頭來,你最終仍是輸家。與其如此,寧可自己先退一步,減低自己的損失,讓雙方都有彎轉。在上述的事件中,那些不打算跟對方爭辯的人,抱的應該就是這種心態。

平心而論,經常遊走內地的港人,普遍都有類似的想法:某些事情,明明道理在己方,但在內地人(尤其是官員)面前,總要稍為忍一忍,免得日後惹來麻煩云云。如果涉及的只是小問題的話,你還可以不斤斤計較;但要麼對方接二連三賴你帳的話,情況就可不一樣了。你不據理力爭,實質上就是放棄自衛的機會,在對方眼中,你豈不是可以任由宰割?到了這地步,假若你仍深信,對方日後會兌現承諾的話,局外人到底認為你是務實還是天真,可謂無用多說。

以上這套邏輯,如實地反映在政改問題上務求「袋住先」的人的想法。前車可鑑,如果閣下覺得,現在退一步、他朝就可以海闊天空的話,上述的故事,或許會給你一點啟視(當然,要麼你根本不相信民主政制的話,就另作別論)。剩下來,大家得要撫心自問,為了這份理想,你打算付出多少?

【Facebook 專頁網址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raymondwclee296】

2014年8月4日星期一

日漸迫近的文化斷層

近日有些新聞,令港人感到震撼。《主場新聞》的謝幕,事件相信還有後續,稍候再談。今回先談另一則因而被忽略,卻是同等重要的--陳奕迅的暫別。

他公佈的地點(臺灣而非香港)與場合(電台節目而非記者會),確實有點詭異;綜合各媒體報導,事前毫無預警或徵兆。要作如此重要的宣告,事主可以有更恰當的途徑;他之所以出其不意,筆者相信是他希望給自己多點時間,抽離地看看坊間的反應,之後再回港逐一面對。

事主有什麼盤算,旁觀者只能作推測。但依他所言,一年前推出的專輯,銷量連一千張也欠奉,是令他感到意興闌珊的原因之一。不容否認,隨着消費模式改變,全球實體唱片的銷量不斷下滑。但作為粵語樂壇中的「一哥」,他的苦況有更深遠的意義。

消息公開後,各華文媒體紛紛轉載,連內地的「新浪微博」,亦以頭版報導。要知道,即使事主並非主力唱國語歌,亦受到如此注視,大家或多或少清楚,陳奕迅在華語樂壇的地位舉足輕重。事主再三強調,今次是休息而非告別;但筆者深信,再燦爛的事業,亦總有完結的一刻。一旦他抽身而退,我們還剩下多少等同級數的歌手呢?想到這裏,筆者立時感到不寒而慄。

昔日,來自香港的藝人,在華語圈子裏幾乎無人不識。但時移世易,近十年才出道的香港藝人,影響力已經大減。有人歸咎於電視一台獨大、疏於培育人才,亦有人認為是觀眾口味僵化、令製作人員可以不思長進。但姑勿論原因,當陳奕迅那一輩的藝人陸續淡出時,後起之秀能否延續這份輝煌,大家都心裏有數。固然,有人會認為,他們不妨向北望,爭取更大的市場,事實上,成功的例子也不少。然而,先撇開創作空間的考慮,要麼自家的出品不是出類拔萃的話,別人又何來有興趣向你招手呢?

上述的趨勢假使持續的話,不消很久,以香港為基地的粵語演藝界,將會出現斷層。如是者,粵語的影音產品,影響力勢必大打折扣;繼而,其他人認識粵語的誘因,亦隨之而消失。可以想像,粵語在華人社會的特殊地位,隨時岌岌可危。近日,佛山市爆出「推普廢粵」的疑雲,不少人直指當局刻意打壓;但從以上的觀察分析,這不過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蘆葦而已。

平心而論,香港的製作昔日之所以能雄霸華人圈子,不過是因為其他地方發展落後而已。如今,隨着這個借來的優勢逐漸消失,我們已不可能再苟且偷安。陳奕迅的暫別,某程度上反而是一個適時的警號,至於時勢能否被扭轉,就要看各位的意志與本事了。

【Facebook 專頁網址: http://www.facebook.com/raymondwclee296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