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27日星期一

另一種「退縮主義」

【小啟:筆者的 Facebook 專頁已經開通,網址是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raymondwclee296,敬請蒞臨指教。】
「怪獸家長老是說要贏在起跑線,其實他們根本不知『贏』字是怎樣寫。說穿了,他們只是怕輸。羊群在死做爛做的同樣一件事,你又迷迷糊糊跑去一起趁熱鬧,那不是贏。要贏,就要做點與別不同的事,做與別不同的事,就有可能輸。有可能輸,就是香港父母最怕的事。」利世民專欄,刊於《蘋果日報》,2014年1月9日
近日,不時有朋友傳來一些據稱是著名小學出的入學試題目,它們不是深奧得連成人也不懂答,就是當中的邏輯令人大惑不解。不難想像,坊間對此有不少批評。

奈何的是,在一股「贏在起跑線」的風氣之下,家長們都費盡心思去操練子女,務求令他們在名校的入學試中突圍而出,之後前途一片光明云云。這套理想,實在無可口非;但當社會上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話,我們又該如何解讀其背後的心態呢?

當然,壓力再小的學習環境,難免有學生因為種種原因,被排擠出常規的升學途徑之外。幸而,他們不似得職業運動員那樣,取不到錦標就是失敗者;所謂此地不留人、自有留人處,要麼在傳統學科上成績不如人意,他們大可以另謀出路,直至找到一處適合自己發揮的地方。這樣做,固然要冒點風險,但只要有足夠的回報,總會有人願意闖關的。回報之高低,取決於有多少人願意透過他們,填補一些正規學生無法滿足的需求;一般而言,一個敢於作新嘗試的社會,較多人會有這種傾向。在如斯環境下,即使被淘汰也不愁沒有出頭天;漸漸地,經濟自然趨向多元發展。

回到這個偽國際都會,在近乎全民就業之下,不同學歷的年輕人,理應仍可在不同領域上各展所長(當然,收入是否足夠則另作別論)。奈何的是,當坊間的家長們,一窩蜂安排子女報讀名校,不難預見他朝的青年人,明知有其他選擇,都寧可擠在一條越見狹窄的前途之上。這對社會的整體發展是好是壞,可謂不言而喻。利世民所言「執輸行頭、慘過敗家」的心態,實在一言中的。說穿了,以上種種跡象,正就是筆者去年兩篇談過(上篇下篇)、一種畫地為牢的「退縮主義」所造成的。

闊一點看,上述的「退縮主義」一旦盛行,願意打破因循、自創天地的人,將會買少見少。久而久之,眾人的口味、思維、對人與事的意見等,都會慢慢趨向一致。屆時,無需有形之手的「河蟹」,一切異見都會煙消雲散。筆者敢問各位:這是您們願意見到的嗎?不願的話,大家應怎樣做?

【按:新春期間,擱筆一週。】

2014年1月20日星期一

再談貪污

【小啟:筆者的 Facebook 專頁已經開通,網址是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raymondwclee296,敬請蒞臨指教。】
「我不樂觀。一方面在政治高度集權的情況下,經濟措施每落實一項都必然觸動非常強大的權貴既得利益,這比當年蔣經國遇到孔家的麻煩大多了。我對目前這種方式的反腐,無論能夠揪出幾個大老虎,也不抱太大的希望。」資中筠先生於1月10日在天則經濟研究所舉辦的論壇中的發言,經FT中文網轉載
中共中央紀律委員會(簡稱中紀委)第三次全體會議,日前在北京舉行。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致詞,說「要改革黨的紀檢機制,增強權力制約,用刮骨療毒的勇氣去反腐敗」。

此等陳腔濫調,熟悉國情的人聽到只會被悶出鳥來。無可否認,現屆政府整治貪官的力度,的確比以往的強;但西方諺語有云:做相同的方法做事,卻期望不同的結果,那是很愚蠢的(註:經考究後,得知此句並非出自愛因斯坦)。驟眼看,眼前的反貪運動,跟以往的大同小乎,不外乎抓幾個大老虎出來,以求攏絡民心。到坊間有聲音,要求加強公眾監督時,當局又會毫不猶豫地把它們「河蟹」掉。如去年的拙文《一群老外的一席話》所言,一切不過是領導階層為鞏固權力而做的把戲。

被內地知識分子廣為敬重的資中筠先生,在新年伊始時發表演說,表示唯有強化法治,才能鏟除問題的源頭。但仔細點想,寫的再好的法律,要麼大家都沒有決心去落實,一切都只會淪為空談。換句話說,所謂的法治,歸根究底也是人治的一種。問題是,國人一談到法治,只會想到如何用刑法來懲治不當行為,卻從來不過問法從何來。如此脆弱的根基,要栽出法治之花究竟是易是難,無需筆者多言。

過往,筆者寫過數篇關於貪污的拙文:兩年前的《比貪污更可怕的東西》,筆者從貪污行為的特徵,指出貪污情況會越嚴重的社會,人越傾向只靠威迫或利誘,去令人聽自己的話。到了去年的《也談貪污》,又說貪污是一種無需運用腦筋,就能令別人聽從自己的手段。白一點說,貪污在某地之盛行,反映當地民智未開,一旦上級稍為鬆懈,就會胡作非為。說穿了,這就是孫隆基博士言下,一個「他律他制」社會的表現。

由「他律他制」過渡到「自律自制」,靠的是資先生在演辭未段說的兩個字-啟蒙。諷刺的話,自打滿清覆亡至今超過一世紀,提倡啟蒙的有識之士多不勝數;但到了今天二十一世紀,老先生居然仍要舊調重彈,這是否印證了,國人至今依然原地踏步呢?一年多前,老先生曾說過「一百年了,沒有長進,上面還是慈禧,下面還是義和團。」,難怪她對當前的發展,不敢有太大期望。

2014年1月13日星期一

重門深鎖的大國

【小啟:筆者的 Facebook 專頁已經開通,網址是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raymondwclee296,敬請蒞臨指教。】
「種種佐證顯示,日趨繁複的簽證手續,不僅無助於令美國本土變得更安全,還賠上了數以十萬計的職位,可謂得不償失。現在,美國與其效法沙特阿拉伯或土庫曼等國,爭相阻嚇外賓,不如開始歡迎他們到來,而且免他們簽證。」【Charles Kenny, "The U.S. Needs Tourists. Why Make Visiting So Hard?",刊於 Bloomberg Businessweek,2013 年 12 月 30 日】
聖誕新年期間,不少港人選擇外遊。熱門的目的地,近的不外乎中臺日韓星馬泰,遠的則有澳紐中東甚至歐洲。但近年的趨勢是,有某個以往的熱點,愈來愈遭到冷落。那個,就是美國。

當然,除了美國之外,還有少數主要旅遊地點(例如澳洲),要求幾乎所有外賓領取簽證才能進境;但它們的手續,肯定比美國簡單得多。隨着更多地方免卻特區護照持有人簽證入境,可供港人選擇的目的地亦相應增加;既然旅遊只求開心,入境限制愈少自然愈受歡迎。在此消彼長之下,要花超過一千港元才能取得簽證的美國,自然乏人問津。

筆者上次去美國時,還是由啟德機場出發。之前,到使領館申請簽證,要準備的文件固然繁多,程序亦十分費時。那次之後,雖則不時獲邀再到當地,但一想到拿簽證,自然會因為怕麻煩而卻步。後來,美國因應恐襲威脅,全面提昇航機的安檢要求,旅客在登機前,都要活像囚犯般被切底搜查。自此以後,筆者決定除非是公務需要,否則不再踏足美國領土半步。

當然,筆者以上的想法,未必獲廣泛認為(特別是對那些有幸獲免簽證待遇的人)。但只要閣下花點時間,細看那份申請簽證的表格,一看到上面這些問題:「你正從事或打算從事洗黑錢嗎?」「你會在美國發動恐襲嗎?」「你會在美國從事賣淫嗎?」,想必你也會感到啼笑皆非。試想想:要麼我真的有此打算的話,我果真會誠實地在表格上填上「是」嗎?憑那些連三歲稚童也懂怎樣答的問題,就能有效阻止不逞之徒入境嗎?說穿了,從以上的現象,讀者們可以瞭解美國政府對別國的公民,骨子裏是採取什麼態度。

人道是,古時的雅典,把外邦人通通稱為 Barbaroi;後來,此字轉化為英語裏的 Barbarian (蠻族)。按此道理,在美利堅的眼中,筆者稱得上是未開化的蠻人。然而,在這位蠻人眼中,彼岸那個全球最大經濟體,漸漸變得重門深鎖。一個口口聲聲宣揚公平、自由、開放的大國,居然會如此看待異國人,加上如 Charles Kenny 這類主張開放國境的人,在現今的美國可謂寥寥可數,實在令人倍感無奈。

要麼筆者是 Charles Kenny 的話,我會在文章結尾時,借用已故前總統列根1987年在柏林地標勃蘭登堡門下發表的演說「哥巴卓夫先生,打開這道門!哥巴卓夫先生,拆掉這塊牆!(Mr. Gorbachev, open this gate! Mr. Gorbachev, tear down this wall!)」,把它改為「奧巴馬總統,打開這道門!奧巴馬總統,推倒這塊牆!(President Obama, open this gate! President Obama, tear down this wall!)」。

2014年1月6日星期一

試場外的題目,你懂答嗎?

新年伊始,先祝各位萬事如意。

去年年未,某天下班回家,打開電視看彭博電視臺,看見主持人 Tom Keene 跟兩位嘉賓【題外話:節目在紐約時間早上六至七時播出,當部份觀眾仍在家中半夢半醒時,嘉賓們已經西裝筆挺,在錄影廠內與主持討論時事,實在值得一讚】,談論剛由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(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,簡稱PISA)發表的研究結果。美國學生的排名,遠遜於中日韓等的亞洲國家。其中一位說,最近接觸過一些年輕人,發覺他們算術差劣,又不懂外語,對他們的前途表示憂慮。

猶記得,托馬斯.弗里德曼 (Thomas Friedman) 在銷量書《世界是平的》裏,早已警告美國人,隨着各地人民的交流日益頻繁,美國年輕一代再不努力的話,中國、印度等的後起之秀,遲早會搶去他們的飯碗。書本由2005年問世至今,認真看待此等忠告的人到底是多是少,明眼人定必心裏有數。

身為局外人,彼邦的情況如何,筆者所知不多,無謂插嘴。但換個角度看,像我們那些在榜上名列前茅的地方,又是否值得欣喜嗎?

簡單而言,PISA 是經合組織 (OECD) 每三年一次的全球性「學能測驗」,對象是十五至十六歲學生。對於「一試定生死」的信念根深蒂固的東亞文化來說,此等測驗猶如家常便飯,他們能取得好成績,可謂意料之內。一般人會認為,得分愈高的地方,將來會更具競爭力。但事實又是否如此簡單呢?

近年來,社會上多了一個新詞彙:高分低能,即是學生在測驗成績突出,但離開試場後,卻是半點生活常識都欠奉。這個現象,無非是他們過度操練試題,忽略了生活其他細節所致。固然,成績好的學生,往往在其他範疇上都同樣表現出眾。但試想想:試題再艱深,也有個限度的;單憑拿高分的頭腦,就足以應付試場外那個瞬息萬變、許多時沒有標準答案的世界嗎?

再者,愈專注在考試測驗,題目外的知識就會被忽略。在此等社會成長的人,眼界到底是闊是窄,可謂不言而喻。要他們去跳出框框、推陳出新,到底是易是難,也是無用多說。整個社會的風氛,會是勇於創新還是苟且因循,更是十分明顯。敢問如此的社會,競爭力有能力日益提升嗎?

當然,筆者並非質疑這些測驗的價值,但純粹以測驗成績為標準,斷定各地年輕人的實力,未免過份偏頗。最後,Tom Keene 問兩位嘉賓,有什麼辦法補救;其中一位說,博雅教育【筆者再不打算稱 Liberal Studies 為「通識教育」】是一個出路。其他賢達,意見可能有所不同;筆者則認為,要解答試場外的問題,除了知識外,更重要的是懂得融匯貫通。問題是,在一個「求學只是求分數」的社會,又會有多少人明白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