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12日星期日

不該被冷落的美國大選

「金融海嘯」由雷曼破產發展至今,已成為世界媒體最關注的事件,甚至四年一度的美國大選也要讓路。筆者不是經濟學家,無法猜測「金融海嘯」最終怎樣解決,但肯定的是,這場風暴動搖了美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地位。

回歸基本步,經濟學家普遍認為「金融海嘯」是由美國信貸市場過度膨脹所致:由於金融體制健全,一般美國人如果有穩定收入,都很容易向銀行借錢(如信用卡、樓按、甚至借糧等);有了錢,自然會拿來消費,從而帶動經濟。漸漸地,美國人借了越來越多的錢來消費,美鈔都給日本或中國等國家賺了,它們為了阻止本國貨幣兌美元升值,紛紛把賺來的美鈔借回給美國人(即是買美債),推低美元息率,誘使美國人借更多錢消費今次「金融海嘯」,正正暴露了上述循環中的最弱一環:美國人入息一旦下降,就無法還債,資不抵債的人增多,銀行變得週轉不靈,進而衝擊金融體制。各國政府如在處理問題上稍有差池,恐怕會引起像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簫條。

美國在二次大戰後,在經濟與軍事上都是霸者,但過了一個甲子,先有在伊拉克戰事上泥足深陷(縱使最壞的時刻己經過去),如今在經濟上又出現危機,美國的國力必然受損。因此筆者相信,下一任美國總統將會是近代史上最關鍵的總統,因為他如何處理這些難題,將會決定國家在以後數十年的國運是興是衰。因此,多點留意奧巴馬與麥凱恩對處理「金融海嘯」的建議,有助投資者認清世界經濟的動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