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0月27日星期一

穩,是這樣維的嗎?

稍為明白事理的(當然,在這個時侯,許多人會局部失聰失明兼失憶的),都清楚「佔中」的導火線,是人大常委會頒佈關於選舉的決定。在公佈之前,京官們預早開腔,說選舉方式的首要考慮,是要保障「國家安全」。

熟悉國情的人,都清楚自現屆領導班子上場後,「國家安全」被視為重中之重。具體的策略是優是劣,留待專家分析說明好了,但由此產生的某些現象,實在值得反思。

按道理,「國家安全」要針對的,是境外的敵對勢力。為防它們進犯,在國防、外交、以至情報工作上,都必然要下功夫搞好。當然,某些神通廣大的組織,有本事薰陶某些境內人仕,替它們發動攻擊;但除非情況很異常,肯嚮應此等的人通常不會很多。由此可以推測,當局的注意力,應該多點兒落到國外、少點兒落在國內。

但同樣的任務,「強國」的做法就截然不同了。無可否認,在國防與外交方面,京官們已經有不少努力;但近年,他們投放在「維穩」的資源,增幅居然超前了國防。這彷彿暗示着,源於國內的威脅,遠比境外的大。在這個他國都無比羨慕的盛世下,京官們居然愈來愈覺得草木皆兵,實在十分諷刺。

更甚的是,有了「維穩」這個名份,當局就可以肆無忌憚,打壓他們的目標群眾。許多時侯,不僅是心存不軌的犯罪集團,就連只是向當局爭取訴求的群眾,只要被視為擾亂治安,他們也不會放過。在過程中,他們應當享有的法律保障,往往會被忽視;在這種高壓的氣氛下,即使你覺得他們有冤情,也不敢貿然替他們出頭。漸漸的,大家都傾向相信,為了自己的權益,其他人的權益是可以肆意踐踏的。

把以上的觀察連貫起來,筆者不禁憶起在抗戰之前,國民政府奉行的一套「攘外必先安內」。那時侯,外敵已經在家門之外虎視眈眈,準備隨時揮軍進犯;但領導們要傾全力打擊的,卻是國內的異己,直到西安事變發生,局勢才出現轉機。時移世易,昔日的一窮二白,一轉眼變成今天的太平盛世。西方列強是否依然打算進犯,筆者不敢妄下判斷;但只按常理推算,西方與咱們的貿易日趨頻繁,難道他們會犠牲真金白銀的利益,去搞亂咱們的政局?白一點說,一切關於「外國勢力」的指控,不過是用來打擊異見者的借口。昔日的教訓,難道咱們半點也不懂汲取?

要麼某個民族,對付同族人居然比異族人更狠毒、更不仁、更冷血的話,在外間得到的,會是崇敬還是鄙視呢?由此獲得的所謂「國家安全」,會是確實令國家長治久安,還是不斷把仇恨的種子埋下,他朝爆發更大的危機呢?

【Facebook 專頁網址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raymondwclee296】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