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5月23日星期一

道德的本質與運用

「事實上,整個西方世界弄到今天的一團糟,香港局面的一塌糊塗,說到底,都是由於道德淪亡。」 劉廼強 ,刊於信報,2011年5月17日
劉廼強先生最近的撰文,想必會獲得某些衛道之仕的認同。這些人普遍感嘆,近百年西風東漸之勢,令東方人只懂追求物質享受;如此下去,東方文化的固有優良傳統,必然會被沾污。要扭轉頹勢,必須重建一套講求道德的社會倫理價值云云。這些富有民族主義色彩的論點,聽起來真的十分悅耳,理應可以鼓動全國人民之心。

問題是,什麼是倫理,什麼是道德,你有你的說法,我也有我的立場。人類由古至今,為此議論過不知多少次,也無法得出最終定案;說白點,繼續糾纏下去,只會是浪費時間與精力。這個情況,與筆者上篇拙文所談的「正義」真的很相似;套用相同的邏輯,我們不難推論出,倫理道德的本質,歸根究根也是人的渴望或欲望。

來個這裏,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便出現了:一談到倫理道德,必然聯想到某些自我制約,任何制約,定必是跟欲望對立。把倫理道德說成是渴望或欲望,豈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?

筆者儘管以宋明理學裏最出名的一句「存天理,滅人欲」為例。贊同這句的人,大概覺得,假如人人都做到「存天理,滅人欲」的話,就可以達到一個理想的世界;仔細一想,這些理想本身不就是一種「人欲」嗎?他們在批評「人欲」的同時,竟然否認自己講的一套同樣都是「人欲」,我們不是可以說,這種作為形同賊喊捉賊嗎?子曰:名不正則言不順,倡議這套思想的人,其道德水平是高是低,實在不言而諭。

從以上例子,我們不難發現一個荒誕的現象:社會上不少人,為求推廣自己的一套價值觀,往往會用上一些與這套價值觀背道而馳的手段;於是乎,有人會以不道德的方式去宣揚道德,也有人以反民主的態度來爭取民主。說穿了,不管是道德還是民主,都是給大家用來沽名釣譽的東西,把這些假面具撕下來之後,一切都是只是一場爭奪權力的遊戲;你取得權力的話,你就是道德,你就是民主,其他人,一就是順從(是否心悅成服則另作別論),不服者,唯有走上抗爭之路。如是者,眾人生生世世都被這個權力的緊箍咒牢牢綁住,無法脫身。

由此,我們很容易看見一個不爭的事實:那些提倡道德倫理的聲音越是響亮,所遇到的反彈往往就越大。即使站出來抗議的人只佔少數,大部分人也會以陽奉陰違的方式作無聲抵抗。愛恩斯坦曾說:愚蠢就是重覆做相同的事,並期望結果不一樣。環觀東西方歷史,都有不少典籍告訴我們,任何以道德為治國之本的圖謀,最終都是失敗收場;大概,那些人或多或少有以上的領悟,才會令這些似是而非的幻想破滅吧。來到今時今日,能否有例外,各位心裏應該有數吧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