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3日星期一

「膠」是怎樣鍊成的(上)

去年十月,會計界的立法會議員梁繼昌,主辦了一場香港政制發展的論壇。會上有三位嘉賓,兩位是「和平佔中」行動的召集人,戴耀廷與錢志健;另外一位,是《AM730》創辦人施永青。在台上,施先生對「佔中」的主腦們,遲遲未能提出具體的行動綱領,頗有微言【註】。他繼而指出,香港的社運人仕,普遍有一種通病:一味空談理想、卻不懂腳踏實地,以致無法獲得廣泛認同。施生好心地勸告另外兩位嘉賓,切忌犯下同樣的毛病。

的確,施先生的言論,道破了香港的所謂「泛民」陣營,即使已幾經肢離破碎,仍然無法凝聚出抵抗勢力的因由。仔細點見,那些人大多抱着「有志者、事竟成」的信念,深信只要努力奮進,就可以排除萬難,達成理想。但由於現實環境無法配合,他們的情況猶如逆水行舟;通常他們唯一能靠的,就是透過鼓動情緒,幫助自己與支持者克服障礙。然而,單靠情緒推動,會令他們過份着數自己的理想,開始脫離常理。在別人眼中,他們未免表現得太過「離地」(即是不切實際),繼而遭到疏遠。

由於他們追慕的理想,往往變成自己的命根,任何與它稍有關連的東西,必然觸動他們的神經。如是者,每當似乎呈現自己喜歡的形勢,他們會十分雀躍,並把它無限擴大,並與自己的信念強行扯在一起,懶得理兩者是否有關連;說白一點,就是抬高自己。但當聽到別人的指點,又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辯解時,他們就會轉過來批評對方的居心(而非論據),甚至貶低對方的人格,懶得理對方是否同路人。可想而知,要不同理念的人自行取得同識,可謂難若登天。

在網絡組群,有一個字可以把以上的行徑概括起來—「膠」。「膠」,泛指一些頭腦簡單、卻自以為是、又十分固執的人,源自粵語粗口的諧音「硬膠」,由來已久。在眾多社運團體內,固然找到不少「膠」,他們最恨之入骨的那邊廂,亦同樣出現一批「膠」。較顯著的一群,在各官方媒體充當「鍵盤戰士」,看見國家稍有好兆頭就會多加褒揚,有缺失的話就只會輕輕帶過。相反,外國(尤其是英美)出了什麼亂子就馬上被放大;白點一說,這是寛己嚴人、厚此薄彼。至乎出現於官場、學界等的,實在未能盡錄。

按以上觀察,筆者不禁慨嘆,我們正身處一個充斥着各類「膠」的社會。那樣,「膠」的背後到底反映着什麼心態?留待下回分解。

……………

註:近日,施先生透露,自去年十一月起,某些具中資背景的廣告客戶,不約而同地抽起報章內的廣告,對《AM730》的財務狀況大有影響。猶記得,當日在論壇上,施先生不諱言,自己有參與過「佔中」的商討會,但不算積極。稍有智慧的,不難自然地把兩者串連起來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