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3月26日星期五

從「公仔箱」悟出的二三事(上)

去年底,港台《鏗鏘集》專題探討過香港電視業的發展,指出時下的年輕人,越來越不滿現時一台獨大的局面。筆者沒意評論誰是誰非,但覺得事態的發展,或多或少可以預見香港的將來。

香港的電視台,除了坐擁所謂「慣性收視」的「三色台」以外,其餘的頂多都只能錄得微利,某家甚至要長期虧本,一旦股東停止注資,隨時連工資也不能發。無可否認,過時的廣播政策,是導致如此局面的重要因素,但要把責任全歸究於政府與電視台,又是否恰當呢?從前沒有衛星與付費電視,大家無奈地只能選四個頻道(或者如筆者般,乾脆不看);但現在縱使頻道數量倍增,「慣性收視」的現象依然健在,要是沒有足球直播作號召,還會有多少港人有興趣裝付費電視呢?僵化的配套政策,加上僵化的觀眾口味,電視台製作的節目,會是多姿多采還是千篇一律呢?連最為大眾化的娛樂節目,社會都可以「是是但但」的話,我們還能憑什麼,去搞所謂的「創作工業」呢?

宏觀點看,電視在眾多文化產業中,最為深入民心,用國內時下的口吻說,它是一項重要的「軟實力」。曾幾何時,香港這項「軟實力」雄霸華語世界,但昔日的光輝,來到今天已不復再。最諷刺的是,在沒有言論自由的大陸,電視人也能盡用僅有的創作空間,製作新穎的節目。無可否認,他們只能在特定的鳥籠裏發揮,但至少,他們都有努力過。各省衛星電視台間的激烈競爭,令製作人不得不攪盡腦汁,嘗試新的點子;湖南衛視之所以能異軍突起,也是這個原因。按以上趨勢進測,粵語節目的地位,遲早會被普通話節目取代;這樣說,所謂「邊緣化」的現象,早已在文化的層面上實現了。我們如果再不醒覺,設法扭轉局面的話,香港對大中華以至世界的影響力,又會變得怎樣呢?

從以上現象看,香港人畫地為牢的心態,已經漸見明顯;我們還能憑什麼,去自稱所謂的「國際都會」呢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