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

從一首老歌說起

忘情地痛快再熱吻 無言裏將肌膚貼緊
空虛的壓迫 誰又可抵抗這點真
旱透了夏季 如雷雨它必須發生
來再莫疑問

某次坐的士,車裏的收音機播起這首老歌;縱使歌曲問世超過二十年,來到現在仍然覺得好聽。不錯,歌詞寫得蠻露骨,但它殘留在聽眾腦海裏的印象,是那麼的濃烈與淒美。

縱使在現實裏,此等激情是一種奢求,但這份年少輕狂的情懷,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憧憬。雖然那些盼望,最終都沒法實現,但事後那種 The way we were 的情懷,即使頭上已生華髮,依然令人回味無窮。正因為這樣,這些歌曲才會流行。

所謂憧憬,即是對未知的將來有理想;管它表面上是個「不可能的夢想 (The Impossible Dream)」,也要為它打拼。能擁有這份幹勁的,即使不是年輕人,也至少是個 Young at heart (心境年輕)的人。

任何社會,不管是保守還是開放,總可找到這類型的人:他們往往散發着精力旺盛的氣色,有積極的人生觀,很少會自怨自歎。憑着這股熱誠,他們敢於夢想,敢於嘗試,致力達成理想。這些理想,很宏大的有(像要爭取民權自由),很狹小的也有(像上述的歌詞);但至少,他們都是懂得做夢的人。只需給他們一點兒機會與空間,他們便能把夢想化為理想;有了理想,並赴之實踐,個人、家庭、以至社會才能有生氣,才會不斷進步。

拿着這首老歌,比對時下流行的情歌,確實是缺少了以上的一份生命力;連情歌都變得如斯懨悶,整個社會還會有衝勁嗎?然而,有夢想有理想的人,筆者總覺得現在不會比以往少;但在他們身邊的人,會是鼓勵與支持他們繼續追尋理想,還是不斷以說教的腔調,勸諭他們不要再做無謂的白日夢呢?一個連夢也不許人家做的社會,會是朝氣勃勃,還是暮氣沉沉呢?更糟的是,這股不許人做夢的風氣,實際上是個無形的枷鎖,它令大家順從於現存的價值觀與遊戲規則,並怠於尋求任何改變。久而久之,無需什麼當權或建制派插手,一切要求變革的反抗聲音,都會被徹底湮沒。這樣的社會,別人會覺得是精益求精、不斷創新,還是故步自封、得過且過呢?

也許,筆者想得太入神了,弄得要司機提醒,才知道自己已經到埗。付過車資後,深深地呼吸一口不太清新的空氣,然後在心裏,湧起了另一首老歌的歌詞。筆者稍為抖擻精神,向目的地進發了。

回望去 無後悔 奮鬥已學會
前望去 默然面對
再去追尋 那怕累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