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19日星期一

從一盅兩件說起

「香港這個地方也就是以低俗為主題的氣質為本,香港以低俗為榮,盲目相信只有低俗才有『市場』,有『市場』就是對的,絕對的對。」取自《東宮西宮TV》,2011年9月4日。
公眾假期,跟友人到某家著名的點心店下午茶,由於它連續兩年摘下「米芝蓮之星」,慕名而來的食客實在多不勝數。由於友人沒有吃午飯,我們叫了的點心實在頗多;結賬時,每人花費大概是一百元。離開時,我跟友人說:以這個價錢,就能享受米芝蓮星級食府,世界上可能只有香港,才有這個機會。

平心而論,那兒的點心,的確很美味,但同樣質素的食品,不難在其他店子找得到;說它值一顆星,個人實在不敢茍同。洋人的口味,往往與我們很不一樣,單看新聞網站把皮蛋列為噁心食品之一,就可見一斑。但姑勿論怎樣,當財金界中人,都把境外人民幣債券稱為 Dim Sum Bond 時,至少證明了,嶺南人一盅兩件的飲食文化已經是遠近馳名。

有趣的是,在世界其他地方,要一嘗「米芝蓮之星」的滋味,難免要大破慳囊。就以隣近的日本為例,人均一萬日元已經是最低消費,而且日本菜往往比西菜昂貴。然而來到香港,事情卻剛好相反。似乎,就連洋人也認同,走平民大眾化路線,是香港的特色。

一講到「平民化」,想必不少人會加入價值判斷,認為是低俗的代名詞。然而仔細一想,所有文化由「庸俗」走向「精緻」,需要非常長時間的沉澱與過濾,沒花上一個世紀,根本幹不出什麼來。回想一個多世紀前的歐洲人,同樣覺得紐約是個俗不可耐,只是給人賺快錢的英雄地。時至今日,一眾紐約品牌雖已經街知巷聞,但跟倫敦、巴黎、米蘭等的相比,格調上仍然差天共地,要搞東施效颦,效果可能適得其反。要突圍而出,唯有以「負擔得起的奢華 (Affordable Luxury)」為招來,穿起它們,即使未能高貴脫俗,至少也不會太失禮。

來到香港,以前只是個中轉貿易港,不管是唐人還是洋人,都是抱着過客的心態;直到四十多年前,本土意識才漸漸冒起。換句話說,本土文化的基礎,根本沒有時間去打穩,要跑到外面「充大頭」,只會充當國際笑柄。既然連開花結果也談不上,發展機會仍然是有的,故此筆者的看法,倒沒有《東宮西宮》那般悲觀。

當然,文化要朝什麼方向發展,留待專家去議論好了。但要做得好,最需要的又是什麼呢?

就以弄點心為例:材料、火候、時間等固然必要,但沒有師傅的技巧與心思把它們串聯起來,我們也無法一嘗美食。技巧,需要知識與經驗去培養;心思,則需要一份精益求精的熱誠。以上這套,同樣適用於於文化其他環節的發展,即使不刻意走高檔路線,我們也能在世間登大雅之堂。

問題是,當這個社會漸變得反智,人們對文化、政治等課題變得「是是旦旦」時,這對長遠發展是好是壞,實在不言而諭。 這種惰性,管你再大灑金錢建多幾個西九文化區,也是於事無補的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