還記得,第一次去歐洲做背囊客,目的地是波蘭。復活節當天,身在沿海城市格但斯克(Gdansk)。波蘭是個傳統的天主教國家,在這些大時大節,多數店舖都關了門;少數的例外,是火車站旁的書店。雖然明知看不懂波蘭語書籍,也儘管入內逛逛;結果在暢銷書欄內,發現一套香港人非常熟悉的漫畫:《龍珠》。翻開幾頁後,不禁有所感慨:《龍珠》的主角孫悟空,是參照吳承恩的小說《西遊記》創作的。今時今日,跟「鬼仔」談孫悟空的話,他們懂不懂那位由石頭爆出來,在水簾洞長大,曾經大鬧天宮,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,最後跟隨唐僧取西經的「馬騮精」呢?
鳥山明開始創作《龍珠》,是1984年,還記得,當年許多中小學生,是它的忠實擁躉,某些更冒着給老師撞破的膽子,把漫畫帶到學校與好友分享。那時還是個小夥子的筆者,除了覺得武打內容精彩之外,實在看不出其他東西。年紀大了,偶爾在付費頻道翻看重播,方能對這套名作有新的體會。
眾所週知,《龍珠》的故事內容,匯集了許多中國文化的元素;但當中最具影響力的,竟然是七八十年代的港產功夫電影。最明顯的,要算是孫悟空單挑紅帶軍的一幕了:為了営救被脅持在塔頂的村長,悟空要把塔內每一層的敵人逐個擊倒。心水清的觀眾,一定知道這是李小龍《死亡遊戲》的橋段。此外,「天下一武道會」的開場片,與嘉禾電影的開頭幾乎完全一樣,而由龜仙人假扮參賽的角色,名叫 Jackie Chun,香港譯作「秦龍」,與 Jackie Chan 成龍對影成雙。其餘的點滴,在作品內到處都見得到,筆者無法盡錄。看來,《龍珠》與香港的流行文化,有着莫大的關係;這也證明了這個東方荷里活的魅力,連日本也感受得到。
然而無獨有偶地,《龍珠》在1995年完結時,武打片也日漸走向衰微。問題是,沒有了《龍珠》,日本仍然有其他優秀的漫畫,但沒有了武打片,香港電影還剩下什麼呢?失去了這個亮點,香港電影業的光芒也隨之而黯淡起來。歸根究底,是我們滿以為觀眾的口味,永遠只會停留在感觀上的刺激,於是把太多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,以致弄得如斯田地。
最近,《桃姐》一片揚威海外之後,又再聽到不少「振興港產片」的呼籲;然而,只需看聯手泡製這齣電影的,都是八十年代的電影人,就知道本地電影業是何等地花果凋零。好的故事,在大家身邊,多的是,然而,我們有沒有適當的人才,把它們發掘出來,進而製作出膾炙人口的作品呢?政府那筆為數不菲的「電影綜援」,到底有否針對這個根本問題呢?在這些問題仍未能解決之際,筆者實在不敢寄乎厚望;也許,這段黃金歲月,會繼續成為日本人抄襲的對象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