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生年代,筆者不時經過界限街與彌敦道交界的地區。那時侯,每逢颱風或暴雨,附近的街道都會水浸。縱使不至於有人傷亡,卻構成不菲的經濟損失。後來,渠務署積極提升市區的排水系統,令它足以應付百年一遇的毫雨。在剛過去的兩次颱風,市區再無水浸報告。
政府內負責公務工程的部門,有建築署、路政署、土木工程拓展署、水務署和渠務署。當中,渠務署的工程,許多時侯都不為公眾注視。現時由該署負責的最大工程,是要由北角碼頭開始,鑽一條超過一百米深的排污隧道,經過西環的中轉站,把污水運到昂船州的污水廠淨化,最後才排出大海。工程完成後,維港的水質將能大幅改善。然而,要不是維港渡海泳在去年復辦,傳媒根本不會報導,該工程就是賽事得以舉行的主因;很自然地,公眾在此之前,對這個龐大工程可謂毫不知情。
或許有人會質疑:花龐大的資源,去搞這些看不見的工程,似乎很不化算。然而,一套完善的排水系統,除了可避免水浸之外,更能改善城市的衛生狀況。在西方國家,大都市的下水道系統都有過百年歷史。投資在這些看不到的工程,確實是不可或缺的。
相比之下,一個在孫隆基博士言下,仍未進化到弗洛伊德肛門期的民族,對此等無法彰顯國家成就的工程,自然地不感興趣。可想而知,相關的投資猶如杯水車薪。難怪一場所謂的世紀暴雨(但光在一年前已經發生過),會導致人命傷亡。
或許,京城上述的遭遇,早在一個多世紀前已被注定了。
那時候,中國的滿清皇朝與日本的德川幕府,同樣採取鎖國政策,洋人除非獲許可(例如赴京朝貢),否則只能在指定的港口通商。然而,唯獨在日本有一批人,對由洋人帶來的各類知識深感興趣,並把相關的典籍翻譯成日語,讓更多人能夠學習。打好了知識的基礎,到了國家開放門戶,大舉維新的時侯,自然水到渠成。
然而,彼岸那個以三千年文明自居的帝國,卻找不出一個有相同能耐的人。到了外國列強來敲門時,只能被任人魚肉。後來搞的所謂洋務運動、戊戌變法等的東西,全都僅僅是門面功夫。這種陋習,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似乎也沒有好好改善。從這個角度看,京城這場水災或許只是冰山一角。
以相同的標準分析,內地在其他看不到的領域(例如教育、醫療、食品安全等)的投資到底是否足夠,實在不言而喻。不難想像,在可看的將來,相關的負面報導只會接踵而來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