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4日星期四

中國歷史,日本人比中國人知得更多

最近,有一位舊同事遠赴日本工作。最近她在自己的部落格裏這樣寫:

喺我宜家工作上, 有一位部門主管, 好鍾意開完會之後同我傾D與工作無關嘅嘢。

今早同佢開完會後, 又係"例行"agenda, 同我吹水, 原本嘅話題, 只係問我上個weekend(三連休)做過D乜, 之後講香港教育制度, 佢對香港人由幼稚園已開始學英文, 非常另眼相看,之後唔知點解, 講到中國文學。

佢話佢中學時學過孔子、孟子、論語,之後就開始背詩(佢只係寫漢字, 用日文讀音讀出來),什麼"春眠曉不覺" (背錯了)。

救命呀! 我仲要做嘢ga,唔好浪費時間啦,宜家唔係show文學修養嘅時候,但我又唔可以話停, 唯有聽佢繼續講。

看到這裏,我不禁覺得汗顏:

日本一萬元鈔票上的肖像,是明治時期的啟蒙家福澤諭吉,他雖然畢生主張日本全盤西化,但也熟讀儒家各本經典;據說,光是《左傳》就讀過十一次。

近代點的,著名作家司馬遼太郎,經常讀
《史記》,並因為覺得自己」不可及太史公,才改了這個筆名。他的名著之一,是以楚漢相爭為背景的《項羽與劉邦》

通俗點的,科幻小說家田中芳樹,寫過許多中國歷史小說,年代由魏晉南北朝至明朝都有。我曾看過一本,是《創龍傳 12 - 龍王風雲錄》,以北宋初年為背景;要知道田中先生是位經常「虎頭蛇尾」的作家,但這本書卻寫得很嚴謹,例如最後一幕是中秋節晚上,他會提醒大家北宋時代還未有月餅的。試問香港一眾電視編導會不會花這種功夫呢?

再通俗點的,漫畫家橫山光輝,花了十五年時間完成漫畫《三國志》,大受歡迎;到了九十年代,還乘着任天堂「紅白機」的普及,推出遊戲橫山光輝三國志》,牽起的三國熱潮由日本逆輸入」至中國。我大膽地說,要是沒有當天橫山光輝的《三國志》,也沒有今天易中天的《品三國》

現在再看這位部門主管,雖然只是一位普通的社員」,但從他身上竟然能看到福澤諭吉、司馬遼太郎、橫山光輝等文人的影子。熟識中國歷史的日本人,又豈止以上的例子呢,但反觀中國人,莫說日本史,能熟識自己國家歷史的人有多少個呢?如真的熟識歷史的話,楊師群教授又為何因為在課堂上借古諷今,遭兩名學生舉報為「反革命」呢?為何時下的年輕人,覺得讀中國歷史又悶又娘屎呢?想到這裏,心裏真的不寒而慄。

一個半世紀前,日本與大清幾乎同時開始走向西化,但到了甲午戰爭,慘敗的是大清;從兩國人對待歷史的態度,或多或少可以知道成敗的關鍵
。那個仍印在一萬日元鈔票上的肖像,彷彿依然恥笑着在彼岸的某個國家。

3 則留言:

houghtonlee 說...

Do not forget another very good comic author -- 村上紀香 (Murakami Norika). His "龍" also covers Chinese history very well.

P/Hole 說...

或許問題大的只是香港, 不至於整個中國...而懂不懂人家歷史還不是最重要, 最重要是以大國自居, 貪腐太深, 私利為重...現在有改善過來嗎?

P/Hole 說...

續...國人的私心

奧運的一條心, 抵制家樂福, 維護國家人民的感情, 究竟是在民族面子層面上(自己是中國人)自我認同的急切需要的投射, 還是一條心為國家的福祉著想??

香港怕且也有個健吾寫日本文化...ha...香港人的實用享樂主義不外是看看日劇的美男木村, 吃吃日本toro, 睇吓日本動漫,枱頭放個hello kitty...背後的一套精神沒多人會理會, 莫說要當權者去參詳,去學習...亦可能是中日關係太敏感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