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25日星期日

談香港的文化產業

農曆年期間,本地電視台循例地會播港產賀歲片,但環觀選播的賀歲片,大部份都已經是十多二十年前的製作了。香港以往蓬勃的電影業,如今已成明日黃花,而其他的文化產業也毫無起色。在鼠年的最後一天,讓我們探討一下文化產業與社會發展的關係。

回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因為沒有像大陸與臺灣般的政治束縛,香港的文化事業得以百花齊放;港產片、粵語歌、電視節目等文化軟體,征服了整個華語世界。有着經濟與文化實力為後盾,香港文化在海內外華人心目中是先進的典範。然而香港人並未因此而自滿,依然主動學習歐美日等更先進的文化,取得當中的神髓後把它們本土化;歌星有梅豔芳和羅文,音樂人有顧嘉輝和黃霑,導演有徐克和吳宇森,電視界則有劉天賜和徐小明等;現在翻看他們當年的作品,依然會覺得是佳作。總體來說,那時的香港人仍有着一份積極改進的精神,獅子山下的奇蹟,就是這樣建立出來的。

然而,這個奇蹟來得快時去得亦快。九十年代,香港爆發了搶購房產的熱潮,房產一經易手,便可獲得豐厚的利潤。人民捨棄過去精益求精的幹勁,變得投機短視;這種風氣,很快便吹入娛樂界,明星偶像身價暴漲,製作人卻收入微薄,而且某些意念一但受歡迎,就會不斷被抄襲模仿;結果製作質素每況愈下,觀眾群自然漸漸萎縮。然而,觀眾本身也責無旁貸,在經濟繁華的假象下,世界觀變成越來越狹窄,對外國的先進文化缺乏興趣;從近年香港報紙的篇幅,可略知端倪:國際版不斷縮小,港聞版卻不斷擴大。結果在觀眾與製作人互相因循苟且的惡性循環下,縱使香港已躍升為國際金融中心,但文化產業在華人社會裏,已失去了領導地位。

從文化產業的起落,或多或少可以看出一個文化之興衰。如今香港的文化產業日漸衰微,相反地臺灣的文化產業在大陸如日方中。隨着兩岸開展三通,香港的在華人社會的地位如何,大家也深知肚明吧!社會如果再不對此有所醒覺的話,即使再多建幾個西九文化區都是於事無補的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