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6月30日星期二

民主的迷思 II

中國式的「政治」... 就是只准由一個「黨」奪得「中央」的遊戲。換而言之,就是逐鹿於中原,問鼎於天下。誰能奪得「中央」的位置,就可以掌握「整體利益」的專利代表權,就可以將「亂黨」的罪名加諸於對手。用現代的術語說,自己是維繫「安定團結」的,對方是「搞分裂」 ... 自己是「光明正大」的,對方是「搞陰謀詭計」的。因此,中國式的「政治」,也是一個「成者為王,敗者為寇」的遊戲。
孫隆基《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-新千年版》第 381 頁
由伊朗大選引發的政治危機,至少依然未有平息的跡象。回看歷史,現時伊朗的伊斯蘭政權,是靠三十年前推翻巴列維王朝 (House of Pahlavi) 而上台;革命前,君主雖銳意提升國力,但他個人過份剛愎自用,壓迫反對自己的聲音,導致民心盡失,最後更要客死異鄉;然而革命之後,伊斯蘭政權似乎沒有汲取前朝覆亡的教訓。似乎孫隆基以上的論說,並未只在中國才適用。

早前,筆者曾引述亞州版《時代週刊》的報導(原文),指出亞洲的民主發展現正面臨空前的挑戰;縱使各國面對的麻煩各異,問題癥結似乎都不在民主選舉上。假使國家是一台機器的話,民主體制頂多只是它的操作系統;民主雖然是重要的元素,但光靠它是無法啟動機器的。除了民主,完善的法制、言論的自由、包容不同種族宗教的文化、追求平等權責的精神等,都是這部機器的零件,有了這些零件,機器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。回看伊朗的情況,當權者在是次示威浪潮中,態度依然強硬,繼續打壓異見人仕,並單方面確認備受爭議的選舉結果。現時仍難判斷三十年的事是否會重演,但肯定的是,縱使當權者能拿出千千萬萬的證據,證明選舉結果合法,似乎也沒有太多人相信;即使當權者表面上是贏了,卻他們的所作所為卻輸掉了民心。因此,推行法治、保障自由等的行為,受惠的其實並不單止是平民百姓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