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

偽通識與偽文化(上)

文化從來都是屬於人民的,而不屬於官府的。軟的文化與硬的官府很難匹配。文化靠潛移默化去繁衍,不能靠規章制度去推動。情況與通識教育相似。設立一門通識科,由學校有系統地去教…反可能因而變成一門孤立的學科…連通識科也要考試,那學生就很容易把學習聚焦在應付考試上,令「通識」變成了「限識」。  
施永青《通識不用成科 文化無需設局》,刊於AM730,2012年5月25日
一份疑似是首屆中學文憑試裏,通識科某條試題的參考答案,最近在「非是簿」上廣泛流傳。試題問考生:全球化可能以什麼的方式,影響內地的中國文化?疑似的參考答案中列舉的,不乏大家熟悉的一些老生常談:西方民主思想,可能透過互聯網衝擊共產政治文化;西方生活方式,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觀等等。

姑且勿論該份參考答案之真偽,也暫不揣測答案隱藏什麼政府含意,筆者的即時反應是:全球化,一定等同於西化的嗎?難道在考評局心目中,西方社會就等於全世界?一群視野如此狹隘的考官,能替學生通怎麼樣的識,實在不言而諭。

在《創世紀》,神說:要有光、就有了光。至於在香港,長官說:要有通識教育、就有了通識教育。歸根究底,呈視在諸君眼前的所謂通識科,完全是教育官僚為求迎合長官意志而弄出來的。施先生的觀點,筆者覺得可以略為簡化:把所謂的通識遍成一項科目,就要製訂某些規範,一談到規範,就要把通識的範圍鎖死;這樣,不就是違反了通識的原意嗎?問題是,當公眾的討論焦點,依然停留在考試範圍與標準答案,而忽視通識教學的原則時,試問由此誕生出的所謂通識科,豈可不變成四不像呢?

轉過來看侯任政府倡議開設的文化局;他們滿以為,成立該局有助推動本地的文化事業。筆者暫且相信他們的誠意,但整個構想,不禁暴露了他們把文化產業視作宣傳工具的心態。任何形式的宣傳,宣傳者與受眾之間是沒有交流了。缺乏彼此間的互動與溝通,又是否與文化的本質自相矛盾呢?

當然,筆者並不反對有政府部門,充當統籌各項文化環節。但有一個事實,讀者也不能忘記:文化產業的質素再高,但假使公眾的水平沒有同時提升的話,那只會跟對牛彈琴無異。資深音樂評論人周光蓁博士,曾對剛卸任港樂藝術總監迪華德有這樣的評價:縱然他貴為飲譽國際的指揮大師,但這份名氣,並未能為港樂引來大量的新聽眾。諷刺的是,時下愈來愈多的家長,送子女學習音樂,但他們為的,都只是他朝能夠考入名校而已;由此可見港樂的遭遇,實屬意料之內。其他領域的情況,也可說是大同小異。

筆者無意在此大潑冷水,但假使社會各界,沒有先面對與處理好根本的問題,政府再大的努力,都只會是把車收在馬的前面似的,到頭來都可能是白費。至於這個根本問題是什麼,留待下篇詳談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