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0月31日星期一

拜金,有啥問題?

從友人的微博上,看見這則發生在紐約的小故事。

某位女仕參加派對,其間與友人出外逛逛;在街頭,遇上一名露宿者向他們行乞。女仕問他想要什麼,他說只是一瓶飲料,她二話不說,從手袋掏出一些東西,對他說:我現在沒有現金,你拿着這個,去買你需要的東西吧,我在這裏等你。露宿者一看手上的,竟然是一張白金信用咭;他立即道謝,拿着咭到店子買了飲料與一包香煙,十分鐘後把咭物歸原主。後來媒體追踪到,善心人是廣告公司的高管;被問到何以這樣慷慨時,她說:那人很清楚自己的需要,相信他是個老實人,彼此的互信,促成了一件令人津津樂道的美事。

從那萬多公里外的國際都會,回到神州大地。佛山小悦悦的遭遇,令世人感到既痛心又憤怒;坊間不少評論,直指國人在拜金主義的風氣下,變得利慾薫心,引致道德淪喪,才會令慘劇發生。這種言詞,好像十分有道理;然而仔細一想,為何世間最唯利是圖,滿街都是金融大鱷的紐約市,偏偏會有上述的好事發生呢?很明顯,說這番話的人是捉錯用神。

紐約善心人對記者坦言,當時自己也擔心那人是個騙子,但她本身也是位協助露宿者的義工,憑着以往的經驗,加上自己的直覺,判斷受助人沒有心存不軌,才做出如斯舉動。事實上,洋人在相處時,大家都假設對方說的都是實話,久而久之,每個人都可以放下猜疑之心,彼此的互信也因而提高。當然,洋人不是不說謊話,但某方破壞互信的話,他們需要付出沉重代價。就以這位流浪漢為例,假若他逃之夭夭,拿着信用咭胡亂揮霍的話,相信不消半天,就會被執法人員發覺,繼而變成階下囚。稍為有常理的人,定必不願落得如此下場,也許因為這種推測,善心人才放心借出信用咭。就這樣,一套沒有成文卻又行之有效的「誠信制度」,就在西方社會產生了。

反觀另一邊廂,那些沒有對悅悅伸出援手的途人,筆者不打算替他們背書;但總是覺得,他們並非個個都是冷血之徒。要知道,內地實在有太多光棍,專門捏造交通事故,並把責任推給無辜的旁人,籍以騙取賠償;國人為防有詐,普遍對受害人視而不見。把紐約小故事背後的邏輯倒轉來看,就能斷定慘案的最大成因:誠信破產。

回顧近期毒奶粉、豆腐渣校舍倒塌、高鐵追尾等的事故,肇事者可以擺出一副「信不信由你,反正我信了」的姿態,逃避公眾責任,並透過威迫與利誘,試圖胡混過關。如此的環境下,整個社會的誠信,還會剩下多少呢?更糟的是,那些試圖維護誠信的人,統統都被監視甚至扣押,這是否意味着,誠信在這個社會是種十惡不赦的罪行嗎?也許,對於天真爛漫的悅悅來說,能夠脫離這個是非已被徹底顛倒的社會,是不幸中之大幸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