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17日星期一

討厭的,是政治,還是人?

Dear Mr. President
Come take a walk with me
Let's pretend we're just two people and
You're not better than me
I'd like to ask you some questions if we can speak honestly
「敬愛的總統先生,跟我出外走一趟吧!就當我倆只是個普通人,你跟我無什麼分別吧!假若我倆可以說真心話,我想問你幾條問題。」2006年,美國女歌手 Pink 推出專輯 I'm Not Dead,除了那首諷刺「頭腦簡單的金髮美女」的單曲 Stupid Girl 之外,專輯內最多人談論的歌就是這首 Dear Mr. President 了。

她想問總統的,都是些簡單的問題,例如:你看到街上的露宿者時,有什麼感覺?臨睡前,你會為哪些人祈禱?我們都在哭的時侯,你怎樣安睡?但到了最後,她以這一句作結:「敬愛的總統先生,你可沒打算跟我出外走一趟的,對嗎?」

固然,女歌手到底是坦率希望與總統對話,還是僅僅借着歌曲提出某些控訴,我們無謂猜測。但要麼沒有適當的社會氣氛作配合,大家都只會覺得,這種身份懸殊的交流,只是癡人說夢,而這首歌想必也無法問世。

的確,假使閣下曾在彼邦生活過的話,你也會察覺到那邊的人,上至國家政要,下至普通平民,都相信沒有什麼東西,是不能放在陽光下談論的。如是者,大家心裏沒有太多忌諱,可以盡情地暢所欲言。一個開放的社會,就這樣誕生了。

要維持社會開放,法制上的保障固然重要,但更需要大家不去透過踐踏別人,來獲得權益。譬如在論壇中,某人故意把聲音擴大,把其他人的發言都掩蓋掉,或以行政手段阻止異見者擠身現場,參與討論;表面上,那人是行使言論自由,但他的行徑,卻是扼殺別人的發言權。類似的情況一旦變為常態,自由的根基只會被摧殘。

不幸地,在眼前這個所謂「國際都會」,正被這種只許自己喧嘩、不許別人說話的社會氛圍所籠罩。漸漸地大家都只感到,整個社會再無真誠的對話,只剩下嘈雜的吵架,令人生厭。難怪某位土生土長的創作歌手,在看見坊間對某些公眾議題爭拗不休,無法達到共識之後,留言說自己「討厭政治」。然而,跟上述彼岸的情景比對一下,我們不禁疑問,為何人家談政治,可以輕鬆到憑歌寄意,我們卻是除了指責與謾罵之外,就什麼都沒有呢?那到底是政治的問題,還是人的問題呢?

試想象,要麼你身邊都是吵耳的雜音的話,即使你平時多麼的溫文平靜,也難免會感到煩燥與疲倦。這個城市的政治風景,正朝着這個令人不安的方向進發。問題是,當不管是建制派抑或反對派,都巴不得希望異見者收聲,以求半點表面上的清靜的話,我們不難預見,類似事主的事例只會愈見普及;這到底是禍是福,實在無用多言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