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like people in up-and-coming economies, Americans are no longer filled with pride over the things their government provides. Instead, a sense of entitlement has taken hold, and politicians lack the courage to tell their voters that the only way to get what they want is to pay higher taxes.每逢聖誕新年期間,金融市場例必交投淡靜;但來到2012年年尾,美國兩個財經頻道 Bloomberg 與 CNBC 的記者,卻罕有地忙碌。原因不難理解,是美國的民主與共和兩黨,臨到最後一刻才可制訂解決「財政懸崖」的議案。正如《信報》的莊志雄博士所言,與美國現時聯邦赤字相比,今次這個議案觸及的數目可謂微不足道。但兩黨對這個只夠杯水車薪的方案,依然要拖到懸崖邊沿始能達成共識,實在令外人感到無奈。
美國人不像活在新興國家的人那樣,再不對政府提供的一切引以為傲。相反,他們認為那些都是應得的;政客們缺乏勇氣告訴選民,加稅是維持他們所需的唯一途徑。(The End of Reason,刊於德國《明鏡周刊》,2012年8月17日)
德國《明鏡周刊》最近的一篇專題指,2011年度的美國國會,只通過了80項法案,創二次大戰後的新低。眾所周知,這是共和與民主兩黨無法坦誠合作下的結果(當然,跟當下的香港相比,只是小巫見大巫)。專題舉了一個事例,加以說明。
有鑒美國學童的癡肥問題日益嚴重,總統奧巴馬打算立法,規定學校飯堂必須把健康食品與垃圾食品分隔,並提高健康食品(特別是蔬菜)在飯餐中的比重。其中一種備受針對的垃圾食品,是薯仔:哈佛的研究發現,薯仔比同等熱量的砂糖,更快提高血糖及胰島素的水平。以往,食物的選擇不多,學生的運動量又足以抵消多餘的糖份,以薯仔為主食無可口非;但時移世易,將故有的飲食傳統套用在現代的生活習慣內,肯定會問題叢生。
計畫一出,瞬即惹來既得利益者-薯仔種植者的激烈反對。他們認為,自立國以來,吃薯仔就是美國人的核心價值;把它跟其他健康的蔬菜分隔,是對薯仔的歧視;又質疑上述的研究人員別有用心;更揚言法案一旦生效,許多學校將無法向學生提供免費午餐。他們接觸州內的參議員,以這些片面之詞游說他;而參議員亦為求保住選票與職位,亦積極拉攏其他議員加入陣營。結果,總統的建議,在國會內被改至體無完膚;一個與總統原意差天共地的法案,更被七成參議員投票通過。政治戰勝了科學,總統也只能無奈接受。
政客們把私利放於公利之上,固然值得批評;但要麼不是公眾過度縱情於垃圾食品,加上對食品商的宣傳攻勢毫無防範,總統當初也不會觸發如此的構想。早前筆者行文,指出如果公眾可以連維持自己健康的責任,都可以假手於別人的話,有朝一日,大家的自由都會受損。按這個道理推想,當今美國民主陷入困局的主因,除了是兩黨在各項議題上各不相讓之外,更是美國上下過份依賴政府,才會誘使政客們紛紛大開空頭支票。
回想兩個多世紀前,立國元勳之一的杰弗遜曾留下名言:自由的代價,是要永遠保持警愓。以這句衡量現今美國民眾的質素是高是低,實在心照不宣。當一個成熟的民主國家也尚且如此時,眼前這個剛經歷一次世紀選戰的半民主社會,情況會是更好還是更差,實在不言而喻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