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4月15日星期一

執正語言,不如執正思維(新版)

【筆者按:上週的大新聞,莫過於「鐵娘子」的辭世。她的生平與遺風,好應該評點一下。但心想,有此打算者,坊間比比皆是,自己的見解,又不比他們高明。故此唯有放棄這念頭。】

踏入四月,又是中學文憑試的季節。某電視台的時事節目,最近集中報導考生準備國文科試卷的情況。人道是,去年該卷的合格率,是四個核心科目中最低的;前車可鑒,今年不管是考生還是學校,統統不敢鬆懈、積極備戰。然而,從早前模擬考試的成績看,考生的表現似乎仍未有顯著改善。

問題的成因,各方面眾說紛紜。有人歸咎於新制不再要求學生閱讀範文,令課程缺乏焦點,教師與學生頓時感到無所適從;有人則批評當局用了考英語的思維來編國文試卷,令它變成四不像。筆者非教育專家,考試的技術細節,留待他們仔細討論。然而,有些基本的因果問題,我們不能不先搞清楚。

語言的基本功能,是傳達想法與情感;按此推斷,語言跟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。差不多七十年前,歐威爾 (George Orwell) 在散文 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(政治與英文語文)中,已講得清楚不過:懶於思考的人,用語自然會馬虎;而粗疏地用語,又會令人變得更愚笨。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,我們不能不下苦工,令思路變得清晰,用語更為精準。

奈何的是,這個偽國際都會,被一股所謂「一試定生死」的風氣所籠罩。大部分學生之所以學習語文,不過是為求應付考試,滿足入讀大學的門檻而已;至於試卷不考的範圍,他們都懶得理會。不難想像,這個態度猶如畫地為牢;在如斯背景下,學生的語文根基是強是弱,實在無用多說。

還不止,在節目中受訪的一名考生,表示作文試卷最難應付,皆因沒有標準答案云云。這種擔憂,實在不算十分罕見。問題是,他朝你踏足社會,想應徵一份待遇不俗的工作的話,你總要有一手像樣的文筆,把諸多的資訊和意見整合,再向他人發表吧。你的職位愈高,你就愈難找到一個現成的葫蘆,讓你依樣來畫。當考生們的這種風氣,透過歐氏言下的循環滲透到整個社會時,民智將獲得提升還是貶低,也是不言而喻。

諷刺的是,針對歐氏的見解,古代的希臘與羅馬,早已有辦法解決。當年的學生必修的,是兩門現代仍很實用的學問:修辭學,透過合適的言語表達,增加說服力;辯證學,分析別人的言辭,找出箇中真偽。辯證為盾,修辭為劍,他們就在不同的場合中互相切磋,鍛鍊語文與腦筋。如是者,兩地人才輩出,成就出至今依然為人頌讚的文明。跟當下所見比對一下,筆者實在懷疑,我們是否已踏上了退化之路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