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這是最好的時候,這是最壞的時候。」這句出自狄更斯名著《雙城記》的句語,由時任財政司司長的梁錦松先生,在宣讀2003-04年度財政預算案時,在引言中引用過。
在說這番話時,大概司長不會預視到,數月後爆發的71大遊行,會導致到自己要鞠躬下台。猶記得,遊行前數週,縱使坊間已有山雨欲來之感,但負責為政府出謀獻策的中央政策組,其首席顧問竟然預計,只會有數萬人參與遊行。九年過去,他仍然人在其位,局外人一看,實在感到不可思議。
闊一點看,低下階層訴說不滿,不論古今中外都時有發生;統治階層如何應對,成為了量度施政表現的寒暑表;應對要洽當,必先要準確地體察民情。單從上述估計遊行人仕一事,不難反映管治班子在這方面的水平。
事隔九年,參與71遊行的人數雖則沒有當初那樣多,卻也沒有顯著地減少。這種情況彷彿告訴大家,遊行就是民眾向當局發聲,要求改變決策的最後希望。當一個政府非要等到民怨如此沸騰之時,才勉強推些措施補救的話,它在民眾以至國際間的聲譽是高是低,實在不言而喻。
更糟的是,當遊行示威爭取訴求由非常態變為常態時,人們便會有錯覺,以為除非自己的聲音更大,行為更激烈,否則休想獲得當局回應。而當局為求穩著局面,又要採取更嚴厲的措施防犯。長此下去,各方無法有效溝通,只懂各說各話,無需理會對方的想法,甚至各走極端,最終形成惡性循環,令一切理性討論都陷於停頓。
眾所周知,《雙城記》的故事背景,是法國大革命前後的巴黎與倫敦。革命的導火線,是國王召開的全國三級會議中,佔多數的平民階層代表,被少數的貴族與僧侶代表任由宰割,因而集體離場,自行成立全國議會,並訂立《網球場宣言》。兩個半世紀過後,司長借這段歷史來比喻當前形勢,也許真的有着無心插柳的先見之明。問題是,繼後發生的血腥革命與恐佈統治,是我們願意看見的嗎?不想的話,我們會選擇彼此行一步,打破面前的僵局,還是繼續爭持不下,讓社會的戾氣日益膨脹呢?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